2024-01-13 13:56 广东
看着《口述广州湾》这本书,书中娓娓道来的一个个亲切的历史人物故事让我也不由自主回忆起我小时候的生活。那也是我的历史。:)
特别年幼的事不记得多少了。一直不是很确定某一段回忆是真实的还是梦里,那就是我妈妈半夜收拾行装偷偷离开家的事。我脑子里的印象是她让我不要说话吵醒爸爸。然后那天夜里她离家出走了。
奶奶带着我,爸爸去上班。每天早上起来,我身边都没有大人,然后我很害怕地大哭,接着楼下的姑姐就会帮忙来看我带我下楼。有时我起床爸爸还没上班,我就依依不舍问他,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想起来弟弟每天起床第一句话就是和我说:妈妈你没有班。),我爸就会笑着用我那时候其实完全没理解的手势告诉我几点钟回家,不知道是7还是9还是6。
每次回忆过去,我都泪眼婆娑的,我总是有点伤感,也许是没有妈妈的陪伴,爸爸也经常工作不在身边。
奶奶陪伴我很多。她没读过书,不认字。她性格温和良善,勤快,善谈。奶奶经营自己一个人的猪杂牛杂档口,简单到就是一张木质圆桌。她一大早会去市场进货,回家仔细地清洗,煮熟。汤底是用秘方香料(大概是她以前在香港人家里做“妹仔”的时候学到的)熬制的,浓香醇厚,非常美味。后来,完全没有私心的奶奶,把这个秘方传播出去了,在麻章赤坎吃到的牛杂,大概也差不多的配方了吧。但是我还是觉得奶奶的汤汁最入味,也干净,不知道是不是回忆加了分。我小时候经常陪奶奶去买菜,听她用她会的不多的雷州话去讨价还价——“哟载字啊,邦义耶嗲得莫?(那么贵啊,便宜一点行不?)”小学的时候,我还会在奶奶忙其他事情的时候,帮她看档口。虽然我牛杂自由,却不曾肆无忌惮地去吃奶奶的牛杂。牛杂要用大剪刀切开一段一段,一块块的,因为小孩子操作不熟练,奶奶总是说我切的太大块(要蚀本了)。
奶奶家有一个天井,前面是大厅,两边一边是房间,另一边是厕所洗澡房。过去的厕所只有一个间,水泥地,里面只有一个胶桶当做厕所,现在想起来挺脏兮兮的,那时候的条件就是这样了。不过我读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拆了重新做和现在生活条件差不多的厕所和淋浴间了。奶奶家有两个大大的水缸,像司马光故事里的那种,装满了水,不怕突然停水。夏天很热的时候,我总是用水龙头的水冲脚丫,爷爷总说我浪费水。
奶奶家的厨房还是瓦片房,里面有石头灶台,烧柴的。每年她都会定期提前购置一屋子的柴,堆起来,差不多和天花板那么高,慢慢用。柴火炒菜煮汤都很慢,但是很好吃,有一种不愠不火不急不慢的中庸的生活节奏和态度,奶奶的性情就是如此。我好像有时挺着急焦虑的,没有完全学习到奶奶的个性。也许生活不一样了。旧时在乎的是活着,现在人们追求活得更好,所以总是给自己太大压力,希望各方面都有成就。奶奶的一生是没有什么特别辉煌出色的事迹的,她最自豪的是她对自己身体健康照顾得很好。心态也很好,她不纠结,很乐观豁达。而拥有了很多东西的我们,很少能把身体和心情都照顾好。
有时候我很怀念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日子,冬天把各种剩菜放瓦锅里熬成一盘菜,出奇的好吃,不需要复杂的厨艺。七八点就准备睡觉,早上天亮就起来,我小时候,不用去什么兴趣班,没有现在的小朋友多才多艺。我的童年很单调,又很简单,看着奶奶忙里忙外,看着她细心地打扫每一个角落,看着天亮天黑,听听屋子周围邻居们传来一些什么声音,看着门前经过的老牛,屋顶飞来飞去的白鸽。用小黑板,自己看着前面的村庄写生。
没有妈妈的陪伴,我的童年大概是缺少很多亲密感和安全感的。但是感谢有一位温和的奶奶,她从来不特别大声责骂我,睡觉前和我聊天,会摸(梳)我的后背哄我睡觉。童年的很多回忆都和奶奶有关。奶奶叫陈连。我还要写更多和奶奶有关的事情。今天先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