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向天歌13【英雄老爸】

秋天的天空是那么高,那么蓝,天上的白云像一群群的小绵羊,成群结队的悠闲散步低头吃草,又像一朵朵洁白的棉花,绽放的自由自在,更像是一团团大大的棉花糖,扯着糖丝拉出一条又一条伸向天边。

“娘,再过几天就是您八十大寿了,咱家就好好的给你庆祝一下啊!”向掌柜的坐在老祖宗的身边,乐呵呵的凑向老娘的耳朵。

“啊?还要给我过寿?唉呀,算了吧,简单点儿来吧!这八十大寿只要一开个头儿,以后就得年年过,太经张了!”老祖宗的脸上绽开了花儿。

“以后过就过呗!大家伙都来热闹热闹也好!”向掌柜的拿定了主意。

接下来的几天,全家人开始了忙活儿。

“鑫宇,你到外面去打听一下,看哪个地方哪个先生评书说的好,咱家给请上三天来说书热闹庆祝一下。”

“鑫娘,你和小艾得招呼着多蒸些馍,咱家这头一回庆寿待客,也不知道得准备多少桌呢,你们悠着点,能多不能少!”

“憨豆儿,灵芝,你们去邻居各家借些桌椅板凳,看谁闲着了就去给你帮忙。”

“婉儿,七妮子,看看哪里该收拾了收拾干净,该抹了该擦了,都归整一下。”

“……”

向掌柜的每天早上站在院子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布置分配每个人的任务,大家该干自己的活了干自己的活,该帮忙别人的时候,就去帮忙别人干。

“歌子,走,写完作业了跟我们去随升奶家搬凳子去!”七姑看到天歌放学了。

天歌高兴的跟在大家后面,一起去邻居各家借桌子搬凳子。

几天的紧张忙碌之中,一张张大小不一的方桌,圆桌,小凳子,长凳子,高凳子……摆放在了院子里,院墙内的靠山根下的方灶台上面支着一个黑色的大铁蒸笼,七姑拿着捡来的已经劈好的木柴一根根的往灶火里面填放,热水从蒸笼中冲出来扑迷了双眼,小艾和婆婆在厨房里把一筛盘又一筛盘的白馒头端出来放进蒸笼里,几口大缸里已经盛满了井水,上窑也收拾的干干净净,评书先生带着他的京鼓住进了天歌家里,一盆又一盆的各色肉呀,菜呀已经被切成了块状,条状,窑洞前的正前方垒起了两眼儿半人高的大灶台煤火,一些热情的乡亲邻居们也提前来到了家里搭手帮忙干活……院子里人群进进出出,向天歌感觉自己家里这时候比过年热闹多了。

“歌子,走,大坝上你爸卸下来了两锣筐碗和盘子,咱们去拿回来。”七姑又叫歌子去干活。

天歌来到了大坝上,看到两个大锣筐里摆满了崭新的瓷碗和瓷盘,她和七姑使劲抬了抬,抬不起来,七姑让她回家拿两个洗脸盆,然后两个人把盘子和碗分装在盆子里,来回运了好几回,才把两锣筐的瓷碗和盘子运回去。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随着一阵紧凑急促的敲敲声,说书先生一手呱哒着快板,一手敲点着面前的京鼓,气定神闲,一个分步正身站定:“向家庄的众乡亲,今日得幸聚在此,老爹老太来捧场,我来鞠躬谢个礼,向老寿星岁八十,借我评书送祝福,书文戏里我不会,人名关口我不精,出口喉咙不太好,而且声音又不高,敬请各位别说话,有了杂音听不清,我把招呼来打过,大家安心听书文。恭请各位细细听,说书我有不到处,欢迎大家来批评。”

“咚——咚咚——咚咚咚——”又一阵如雨点般响亮的敲鼓声中,老祖宗的八十岁大寿在前一天晚上已经拉开了序幕,乡亲们陆续踏着敲鼓声,走进窑洞里坐了下来。

“爷爷,老祖宗明天过寿,我要不要请假在家?”向天歌满怀期待的问。

“妮子,老祖宗过寿,你一个小孩子家,请假在家也帮不上什么忙,还是安心上学,不要耽误了功课才好,放学了赶紧回来一起和大家伙吃饭就行了!”爷爷明白向天歌的心思。

“哦!”向天歌有些失望,却又不敢违抗。

第二天,向天歌上学了,她早上坐在教室里,听着老师讲课,心却总是跑毛,她恨不得早点放学跑回家凑热闹去。

大姑一家人来了,老祖宗的娘家人来了一大群,老祖宗的女儿一家子也来了,左右邻居们也来了……院子里黑压压的一群又一群人,来来往往,进进出出,叽叽喳喳,老祖宗拄着拐杖,穿着崭新的蓝色对襟褂子,脚穿一双黑绒色布鞋,一层洁白的头发梳的油光发亮,脸上爬满了皱纹,一群人围坐在她的身边。

“大姨,你今年八十岁了,这身子骨硬朗啊!你得朝一百岁上奔!”

“干娘,祝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姑,你是好福气呀!儿孙满堂啊!”

“老祖宗,你今天真精神啊!明年还得给你来祝寿!”

“……”

老祖宗乐哈哈的挥着手给大家回应,笑的合不拢嘴,嘴里连一颗牙齿都没有了。

“爹,咱家院墙梧树下邻村的那个憨子‘狗蛋儿’来了!”六姑凑到向掌柜面前悄声说。

“去,把咱们锅里的肉和菜给他盛一碗端出去,再给他多拿几个馍!”向掌柜的吩咐。

不一会儿,六姑回来了:“爹,他坐在那里还不走呀!”

向掌柜又吩咐:“去,再给他多盛一碗,再多拿几个馍,让他回家给捎回去。”

六姑又出去了。

“咚咚——咚——咚咚!”又是一阵急如雨点般的打鼓声,评书人精神焕发,声如洪钟:“各位乡亲来捧场,道声感谢最应当,今日故事到此结,有缘再见情意长!”

“好!好!”乡亲们一阵阵热烈的鼓掌,评书人深深一个鞠躬,老祖宗的八十大寿划上了一个句号。

向天歌放学回来了,全家人都各自忙碌自己的事情,没有一个人照顾她,该吃午饭了,她和其他客人一样,找了个座位坐下来,吃过饭之后就上学了。

傍晚,众人散去,院子里一片狼藉,垃圾果皮到外都是,桌椅板凳横七竖八,两眼儿大煤火正吞吐着火舌,大家伙也不敢泄气,扫地的扫地,涮碗的涮碗,给邻居家送桌凳的送桌凳,一个个累的腰酸背痛。

“唉,一连忙几天,可忙完了!”

“妈,俺奶奶过个生日,真不是说话的啊!”

“以后敢年年这样经张,真吃不消!”

“……”

终于,大家睡了一个安稳觉。

“妈,昨天晚上外面桌子上放着的一碗肉和一个大冬瓜不见了。”小艾一起床,发现丢了东西。

“会不会是半夜里被野猫叨起了?”七姑也刚起床,伸了伸懒腰。

“不可能吧,我明明在上面还盖了一层!”小艾很好奇的怀疑。

“估计是被人偷了,野猫不可能把冬瓜也背走!”小艾的婆婆给出了猜测。

“爹,咱家昨晚上进贼了,丢了一个冬瓜,还有一大碗肉。”七姑给向掌柜汇报情况。

“哦,丢了就丢了吧!其他的东西只要没丢就行,这事儿出去也不要再宣传了,省得人多嘴杂。”向掌柜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

秋天的雨绵绵不断,不急不躁,一下子赶走了夏天里残存的暑气。秋风伴着细雨,如诉如泣,让人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了。

“宇哥,宇哥!”半夜里,一阵急促的呼叫声惊醒了睡梦之中的鑫宇。

“谁呀?这半夜三更的干嘛呢?”鑫宇提拉着鞋去开门。

“不好了,我爹被人绑架了!”鑫宇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二爷的儿子鑫辉。

鑫辉的头湿漉漉的,穿着雨衣,手里还拿着一把铁锨。

“你说啥?你爹怎么了?”鑫宇迷糊着眼睛。

“我爹被人绑架了!”鑫辉焦急的回应,他随手递给鑫宇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拿钱来接人,东山岭上雕堡见。”

“这可怎么办啊,宇哥?”鑫辉不知所措。

“你别慌,慢慢说说来龙去脉,咱们好好商量一下再作定论。”鑫宇安慰他。

“俺爹都出去一个多月了,估计这几天就是该回来了,谁知道刚刚有人半夜来拍门,拍我们打开门一看,大门缝里就拾到了这张纸条子。”鑫辉一边讲一边擦头上的水珠。

“俺二叔确定这几天回来?”鑫宇问。

“恩,前几天和他一起出去的那个人专门来俺家捎信说,他这几天就回来了!”鑫辉肯定的眼神中带着不安。

“我觉得这事儿有些奇怪,我是这样想的啊,估计是俺二叔顺着咱们东山岭回家,刚好到后山岭那里,遇见这一群人对他起歪心思了,你看啊,这纸条上说的多明白了,拿钱来接人,他们也就是单纯想弄些钱花花吧!”鑫宇挠着脑袋说。

“宇哥,那你说怎么办啊现在?”鑫辉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

“来,我给你说……”鑫宇凑在他的耳朵边上嘀咕了一阵子,两个人就出去了。

第二天一早,全家人都被惊醒了,鑫宇还在倒头大睡。一家人都在猜测着,也不知道昨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连几天,鑫宇什么也不说,弄得大家摸不着头脑,见了二叔平安的回来,也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

“嫂子,俺哥那天晚上到底是乍去东岭上把咱二叔给弄回来了?”六姑灵芝还是忍不住想问个清楚。

“哎呀,我也不知道啊,我睡的迷迷糊糊,光听到鑫辉来喊他开门,然后就见他背上门后放的那把打兔子枪就出去了!”小艾的话也是含糊不清。

“哎,我也听鑫辉说了,那天晚上咱哥和他背着枪上去接人了!”三姑支起了耳朵。

“老五,你听咱哥喷了没有?咱二叔到底是乍回来了?到底给人家拿钱了没?”六姑一副特别想知道结果的样子。

可是,这件事情就好像一个谜团,大家很想知道答案,却又猜不到答案。

终于有一天,六姑带回家了一个新闻。

“我给你们说啊,你们知道咱二叔那天晚上是乍回来的不知道?”六姑一副卖关子的样子。

大家都摇了摇头。

“咱哥那天晚上和鑫辉背着枪,冒着雨,还掂了一个黄皮包上东岭去了,咱们东岭那上面不是有一个以前打仗时候留下来的雕堡吗?咱二叔就是被人家绑票的弄到那个雕堡里了,咱哥和鑫辉那天晚上到了雕堡外面之后,冲雕堡里面喊话,那绑架的人就让鑫辉把钱给送到雕堡外面的石墙根下,鑫辉把那个黄皮包送过去之后,咱哥一见到雕堡里面出来了一个穿黑衣服的人,立刻就朝天上放了一枪,结果又从雕堡里跑出来一个人,那两个人抱起黄皮包就窜了。咱二叔就带回来了!”六姑讲的绘声绘色,好像她那天晚上到了现场一样。

“咦,照你这么说,咱二叔家就恁有钱?一个黄皮包都是钱?”七姑吃惊的表情。

“瞎,你们不知道,我听说那里面是放了一块砖头!”六姑笑了一下。

“啊?哈哈哈!”大家伙都笑了。

天歌听着六姑滋滋有味的讲故事,脑海中出现了这样一副画画: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小雨不停的下,爸爸穿着雨衣,背上扛了一把猎枪,手提一个黄油包,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像一双老鹰的眼睛一样,在黑暗中机警的关注着前方的一个雕堡,刹时,当一个黑衣人从雕堡里出来的时候,爸爸一声枪响,随既大喝一声:“绑匪,往哪里逃!”结果绑匪一听见枪声,又看到背后站着一个威风凛凛的英雄,吓的屁滚尿流,抱起黄油包逃走了,结果逃到家里打开黄油包一看,竟然是一块砖头,他们又气又恨,却也不敢再来张狂了!

向天歌特别希望哪一天能够坐在鑫宇的身边,听他讲一讲自己是如何半夜救人的,可是,每次向天歌见到爸爸都不敢说话,她在心里想:我有一个英雄老爸,真正的英雄都是默默无闻的吧!

秋天的向家庄是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漫山遍野盛开着一大片一大片金黄色的小山菊,它们让一道道山梁披上了黄色的披风,一棵棵火红的柿子树点缀在黄色的山野中,一下子让向家庄的秋天充满了灵动的色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