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1270天。2020.11.18
1.关于“无所谓”的来访者。“无所谓”即来咨询也行,不来也行的来访者,我以为他们是介于自愿与非自愿之间,或者说感觉现在的日子还能够将就着,不如意吧也能凑合着;又或者他们不认为自己有问题困扰需要找咨询师,而是他人(家长、老师等)认为他们需要,鉴于对家长的爱、屈从于权威、或其它不得已的理由走进了咨询室。所以当咨询师问啥回答都是“无所谓”时,可以与TA聊聊“无所谓”,其实来访者能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存在改变的可能性。然后从谁让来访者来的视角出发与之聊,如你妈妈担心你什么而让你来这里(咨询师)?“你来后有什么不同/收获,你妈妈看到后就不再那么担心了?是什么让你很在意妈妈,她让你来,即使你不那么愿意来,但是还是来了?”“那既然来了,你觉得点什么对你是有帮助的,或者至少不是在浪费时间?”……将“无所谓”转向“有所谓”。
2.温和的挑战。面质——质疑——挑战——澄清。当有些东西可以去碰触时,碰触变成澄清,即顺着来访者的话往下走,更多的好奇+开放的态度,语气是柔和而不确定的,语言是软化的,这样少了质疑的成分,多了一些可能探讨的方向。许老师说温和的挑战,有时候更像是澄清,是澄清程度的挑战的效益(我理解是度的拿捏)。温和的挑战与轻敲来访者的“点”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
3.信手拈来的评量。a、如果8成给自己,1成给陌生人,1成给小组,你看这样的比例能够接受吗?b、如果评量结果不理想,不仅没有让来访者看到希望、可能性,反而降低了自信、能量更低,更受挫时,转换向度到提升能量问句上,再评,比如意愿、决心、相信等,把分数拉高。或者换不同的词再问。c、“不专心”已经存在(打个分),因为自己的不专心,而着急,然越着急,越不专心,越不专心,就越发难过、自责、愤怒,这样让不专心更糟(分数),所以当自己“不专心”时如何帮助自己?
4.随时随地的外化。a、“恨”像是什么?b、如何告诉目标、愿景等你一下呢?你现在需要做什么才能慢慢地靠近它?目标需要什么才能等着你?c、抑郁症就像一个外人住到家里来,把这个家搞得乱七八糟。
5.重新建构的“贴”。如“其实你并不是反对学校而是更知道自己不喜欢这样的方式,需要别的方式去做,是吗?”,“我看到了你努力地想要帮自己回到从前,只是抑郁症让你暂时做不到,这让你很难受、很无助、很受挫,是这样吗?”
6.关于抑郁症。a、抑郁症不全然是心理因素,还有生理因素,遗传因素等。抑郁症还是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在药物作用下来访者状态比较稳定时,进行晤谈才能发生效用,在发病中晤谈很难发生效用。抑郁症最需要的是运动、支持、包容、理解、生活规律、轻松。b、对于被诊断为抑郁症的青少年患者,最重要的是如何对抗/战胜抑郁症而非如何尽快回到学校,提升成绩。抑郁症就如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一样,在患病期间、病情稳定以及痊愈后,都是有一些限制在,所以先求稳,而不要状态更糟就好。所以家人的陪伴、接纳、包容、理解、陪伴很重要,不给其施加任何一丁点的压力就是最大最有力的支持。c、了解现在的状况。与来访者聊是否知道现在的状况是与抑郁症有关,是现在的状况有影响到TA回到从前,这是抑郁症限制了某些功能/行动而非是自己不愿意、不想要、不努力。d、抑郁症人的难,难在一方面很想要快点好起来,一方面“病症”又限制、拉扯着做不到,所以内心两股相左力量的冲突、撕扯、挣扎、博弈吞噬着来访者的能量,以至于让来访者更挫败、沮丧、气恨自己而陷入无用的困境。所以,许老师说“消化挫折、安慰挫折、处理挫折”很重要。
7.纯粹聊天。不带目的的聊,顺着来访者的话,以接纳、好奇、未知、中立之姿去澄清,更多地了解来访者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了解来访者的主观世界的想法、看法等。因为日常中聊,基本上都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所以来访者会比较不容易接受。如妈妈希望去学校,老师希望交作业等。
8.细和慢。如来访者说“来聊一聊也挺好”,咨询师顺着就问“是哪里挺好呀”。来访者说“与咨询师聊就像和陌生人聊一样”,咨询师就要问“一样吗?什么一样?”“与你妈妈聊、与同学聊、与陌生人聊、以及和我(咨询师)聊都有什么不同?”
9.选择与设计问话。在晤谈中,咨询师顺着来访者的话,可以选择与设计问句,其目的是引发来访者的思考,觉察可调整/修正的地方 ,催化来访者朝向愿景的一小步行动。咨询师最终都是协助来访者找到最适合TA方法适应/融入社会。我理解是即使来访者存在某些不被社会主流价值所接纳的另类行为、嗜好、特质,只要这种方式(底线)不会引发更多社会问题,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在来访者适应社会的范围内。
10.其它。咨询师看着温柔,其实挺利的;注意来访者的讲话逻辑,有时候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是没有用的;松开来访者的逻辑,如来访者将框架、基本运作、限制、运作条件捆绑在一起时,咨询师要区分开来。
11.目标与转介目标。做儿童与青少年的咨询,往往他们的目标与其重要他人(如家长、老师等)的目标(转介目标)不同,这时重要他人的需求会影响到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晤谈主题与方向,有时候也会干扰咨询师的思路和策略,如有时候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些行为不良,某方面存在问题,但孩子不认为是问题。当然,如果时机合适,聊的话题正好可以将目标与转介目标连在一起时,也可以听听来访者的看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