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业哲学家吉米.罗恩讲过一个论断:你就是你接触最多的5个人的平均数。暗合中国文化中的"物以类聚,人与群分".按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论断都是有时间跨度与区间的。
在每个人小的时候,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和长辈,孟母三迁就是选择教育环境,与现在的学区房不谋而合。每个人的第一个老师都是自己的父母,追溯成年后的一些行为与语言,和小时候父母的教育不无道理。
学校时期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与同学,臭味相投既可以是逃课踢足球,也可以是发奋学习、共同创业。
工作后接触最多的就是同事,从刚开始工作的愣头青到现在的老油条,有收获也有失落。其实”人"这个概念也并不一定是指单个具体的人。推而广之,也可以是“一群人”,现代社会语境定义下的"一群人“,可以是政府机关、公司、社团、组织。每个社会组织发展了一定的时间后会形成”群体性格“。《亮剑》中李云龙的毕业论文就说到,一个军事团体的战斗气质取决于其第一任军事长官的战斗气质。
进入互联网与全球化的今天,提升个人能力的方式很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已经可以部分实现在网络上。但是大历史环境下的际遇,并不是个人能完全实现的。最了解自己的可能是竞合的对手,既竞争又合作。我们受人影响,也被别人影响。
据说曾国藩在京时有一大爱好是给人写挽联,曾颇为自得,大概是对自己识人眼光的自诩。曾逝后,”头号对手“左宗棠写挽联云: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曾左二人缠斗一生,最了解自己的,也是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