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dy Ellen,一个喋喋不休的小老头,用最辛辣的玩笑构建最悲情的世界观,真正的矛盾体。
三张照片很有意思:怀疑论开始的青年,谐味写意;本意气风发的中年,却深省内敛;到了集大成的晚年,忽深陷丑闻,疲态乍现。
伍迪在纽约布鲁克林的犹太社区长大,深深了解这座城市。
只有在他的镜头下,纽约才称之为纽约。
无论是2019的《纽约的一个雨天》:
还是1979的《曼哈顿》:
没有人比伍迪更懂得中产阶级的金钱和性,自尊和恐惧,生活的喜乐和失败。
也没有人比伍迪更懂得如何用电影去讲一个絮叨的,平凡中带着诡谲,最终却又回归平凡的故事。
去年疫情期间,老头儿好像表态说不会再拍电影,因为人们不再去电影院看电影,电影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如果“谣言”为真,如果他不反悔,那么这一刻,“导演”的价值就如深夜的火光,猛然发亮让人眼盲,又重回复黑暗。
图源网络,侵删。
本文原发于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3302633/answer/1724087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