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5日,高一开学,我第一次离开家,在学校过起了住宿生活,又遇上了天气炎热太阳底下“一二一”的军训生活,肯定会有不适应。即便如此,也就只是连续两个周的住宿,我记得在我军训的一个周结束后的晚自习,班主任突然把我叫出来了教室,原来是妈妈担心我第一次住校会想家不适应,带来了饺子。我记得很清楚,饺子是妈妈最拿手的芸豆馅的,而且整整一大袋,我一个人是肯定吃不完的,分给了班里的同学,边吃着,我的泪水边哗哗地流了下来。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饺子。
2015年中秋,正好碰上了国庆,于是本该两周一放的周末突然变成了三周,班里的同学(包括我),都感觉第三周是如此的漫长,在第二周周末晚上纷纷给爸爸妈妈打去了电话,我也一样。但电话都通了,一句话也说不出。那个时候,我还算懂事儿,我也没有真正到叛逆期。我的叛逆期,是高️中三年,我现在想想我都感觉那个时候的我,是真的不懂事,总是让爸爸妈妈为我操心。一般来讲,十三四岁就到了叛逆期,或许十四岁那年我突然对学习开窍,一心只想着最后的中考,初三一整年,是截止我十五岁之前最为自己拼搏的一年,初一初二的我是真的不知道学习,截止到初二最后,我自己都认为我肯定考不上高中了,初三,不知道哪一天,我竟然只想着学习、考试,晚上十点写完作业,十二点睡觉,早晨不到五点起床背书,日复一日,我虽然没有考上本地的重点高中,但是当时的录取分数线也已经超越被录取高中分数线的二十多分,直到录取通知书到手的那一刻,我真的是第一次为了我自己感到开心,我也是第一次因为学习两个字而感到自豪。我也非常清楚地记得,初三那一年,爸爸妈妈也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就连当时上小学的妹妹,也竟然陪我到深夜,甚至爸爸妈妈都睡了,十岁的妹妹还是跟着我一个时间点入睡。那年,也是妹妹第一次每晚十一点以后入睡,作为姐姐的我,都心疼。
2023年12月21日,距离研究生考试只剩三天,不出意外,我也一样,成为了阳性患者,身体很虚弱,给爸爸妈妈打去了电话,想让他们来接我,不想考了。但是爸爸给我的话,最终让我战胜了我自己,“未来你还有很多很多道坎儿,即便这次把你接回去了,这道坎儿,你还是没有迈过去的。你需要自己迈过这道坎儿,迈过去了,就不觉得怎样了。”我当然知道电话的那头,爸爸妈妈肯定着急坏了,但他们也清楚,我不会一直是个依偎在他们身边的小孩,总有一天我要自己独立面对问题,所以,即便他们再不忍心,也需要让我独立度过每一个难关。
关关难过关关过,在我过去的二十多年,我不否认我有过高光时刻,当然我也承认我被狠狠地绊倒过。那些闪闪发光和磕到的经历,才造就了此时此刻的我。当然,的确看上去普普通通,也变成了一个世俗大众人,但正是因为这些阳光下的我和黑夜行走的我,才更加清楚明白追逐梦想、敢于突破自我的意义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