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便易忘形,忘形则危险悄至。《庄子·山木》中有一篇文章《庄子游于雕陵之樊》,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庄子到雕陵游玩,经过一个栗园,忽见一只异鹊从南方飞来。碰到庄周的额头后,竟然并不慌张,而是停在了栗林之中,庄周以为这只鸟眼睛虽大,却看不清东西,是只糊里糊涂的笨鸟。于是提起衣裳,手拿弹弓,蹑手蹑脚跟随其后,准备伺机射杀异鹊。走上前去,仔细观察,才发现无意中进入一个危险残酷的循环猎杀活动中。
一只蝉在酷热之下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一片浓荫,正在美美地享受清凉。舒服惬意中,它哪想到一只螳螂正借助树叶做隐蔽,随时准备发动攻击,然而螳螂在欣喜得意之余,却忘记了自己也完全暴露了行踪。恰好异鹊飞来,落于林中,准备扑杀螳螂,拣个便宜。但它急于获取战利品,连撞到了庄周都不觉得,完全忘记了危险。这个连环猎杀让庄周感到惊恐,他触景而思:原来万物是相互牵累,相互招引的!细想及此,他赶紧扔掉弹弓,返身出林。果见守园人一边责骂,一边追赶过来。因为及时退出,庄周虽受言语侮辱,却好在身体性命无虞。
庄周回家后三天未曾出门。弟子怪问其故,庄周说:我只知看守外物,却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一心观看混浊之水,却忽略了珍贵的清渊。
人既出世,便处于彼此的算计牵累之中,得意时容易失去警惕,将缺点短板甚至致命之处暴露于人,危险如影随形而不自知,往往至死而不自悟。时时处处谨慎小心,也未必就能远离祸患,何况得意忘形,让人有机可乘呢?
庄子具有极强的危机防范意识,一悟到个中道理,立即放弃到手的利益,宁愿福不及,也不欲祸上身。退而静思,他由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想到人与人之间相互争夺,追逐残杀的怵目惊心,更是决意不趟浑水,只做壁上之观,渊然而静,廓然而清,确实高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