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而陶聊茶事:三、三国六朝茶礼萌(3)

“陆纳用延宾”即史上陆纳杖侄之典故。《晋书.列传第四十七》记 :“谢安尝欲诣纳,而纳殊无供办。其兄子俶不敢问之,乃密为之具。安既至,纳所设唯茶果而已。俶遂陈盛馔,珍羞毕具。客罢,纳大怒曰:‘汝不能光益父叔,乃复秽我素业邪!’于是杖之四十。”陆纳(约326年-395年),字祖言。吴郡吴县(今苏州)人,官至吏部尚书。.

  陆纳是历史上少有的廉洁官员,以俭德著称。《晋书.列传四十七》说他:“纳字祖言。少有清操,贞厉绝俗…出为吴兴太守…纳至郡,不受俸禄。顷之,征拜左民尚书,领州大中正。将应召,外白宜装几船?纳曰:‘私奴装粮食来,无所复须也。’临发,止有被襆而已。其余并封以还官。” 陆纳在做吴兴太守的时候,清廉的不得了,他不要国家的工资,只知埋头干活。被召回朝堂的时候,手下人问他路上需要几条船,他说我没什么行李,一条船足够。等到船要开了,陆纳又发现船上有不少东西,他就只选了被子和身上的衣服,其余的都还给了官家。文中的谢安(320年-385年)官拜卫将军,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公元383年在史上闻名的淝水之战中正是他以八万晋兵大胜号称百万之众的前秦军队。

  有一天,谢安要来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俶看到叔父招待这样的贵客没预备珍馐美味,而仅是备了些茶果,很担心失了待客之礼,就自作主张,私下命人准备了丰盛的菜肴以备谢安来时飨宴。谢安至,陆纳设茶果,陆俶连忙命人盛陈珍馐。

  谢安走后,陆纳大怒,气冲冲打了陆俶四十杖,边打边叱责:“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你已经不能增光添彩于我,为何还要毁掉我的素业呢?在陆纳看来,用茶果奉客是朴素高洁的生活方式,体现着自己的内在修养,是他的“素业”,而陆俶不能以自己为榜样已经令人遗憾,此际还要用珍馐美味来玷污它,能不令人气愤嘛!后人誉陆纳“恪勤贞固,始终勿渝”,对其推崇有加。

  在此,我们尤其要注意到这个“素”字。说文解字讲“素”:“白致缯也。” 郑注《襍记》曰:“素,生帛也。”即本白色的生帛。《孔雀东南飞》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素”即本来的,质朴的,不加修饰的。“素业”代指清白的操守。《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有:“ 徐邈清尚弘通,胡质素业贞粹……可谓国之良臣,时之彦士矣。” 唐代刘长卿《哭陈歙州》:“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都是对“素”的诠释。

  陆纳以茶果待客,召显了自己清白的操守、做人的原则。以茶为敬,是人与茶相通相契的姻缘。三百多年后陆羽在《茶经》里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在陆羽看来,“俭”正是茶事中的核心思想内涵,而陆纳的行事德操正与之契合。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更是在《训俭示康》中将素与俭直接定义为“美”,他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后图:晋.捧壶侍俑.湖南省博物馆藏



版权声明:本文为美食博主"耕而陶的茶"原创撰写,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文字及图片,违者必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