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的宿命,几乎都是一样的悲催!磨损、虫蛀、老化,齿牙动摇,最后一颗颗脱落,或者让牙医帮助摘除。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被人一拳打掉几颗什么的。所以,拳手们都戴着牙套,免得满世界地找牙......
爱牙的心愿,当然无须动员!一夜下来,口腔里的异味,就会敦促你去忙着打理。不过,也会有例外!你比如,物资极端匮乏的年代,或者丧失自由的那一刻。
物资匮乏的年代,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那是无法想象的。牙刷和牙膏,都要凭“工业券”才能购买。虽然两毛钱一支的留兰香牙膏,可以供一个人用上一个月。可是,当年为了节省,大人们常常用盐代替牙膏。用牙刷沾上一点儿细盐,用它来磨擦牙齿的表面,至于是否会伤及到牙齿的珐琅质,那就顾不得许多了。所以别瞧着老人们的牙齿,似乎都很短命,其实,和年轻时候的疏于打理,是分不开的。当然,这个疏于的原因,关键是缺乏一定的物质条件。自然,也有因为懒惰的......
至于说丧失自由,那就很正常了!一个囚犯,或者嫌疑人。在进号子的那一刻起,刷牙的那些事儿,就是个奢念!连裤带、鞋带什么的,都得收缴后代为保管,那牙刷岂能让你带进号子?要知道,牙刷有时候就是一把刀。不仅可以自戕,也可以杀人。不过,现在的监狱管理,似乎比较人性化,盥洗用具虽然不让带进号子,但使用上却有了一定的保证。总之,是在逐步走向文明。
沙雅达人,曾经经历过物资极端匮乏的年代,也特么用盐,替代牙膏刷过牙。亲,那可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那个强化珐琅质的“竹盐牙膏”!那纯粹是因为没有牙膏的无奈。所以,有一次,沙雅达人在某本杂志上,读到一条趣闻,当时就特么羡慕得要死!趣闻里说,苏丹、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等沙漠国家,出产一种叫做"穆斯瓦克”的沙生木本豆科植物。当地的人们用它的枝条打理牙齿!“穆斯瓦克”磨擦牙齿,可以让牙齿洁白,而且口内留香。当地人称“穆斯瓦克”为安拉给予的天然牙刷。安拉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趣闻还介绍了,当地的人们如何使用“穆斯瓦克”,也介绍了,那种天然牙刷的市场化。在苏丹,可以在地摊上花500格拉拾(苏丹货币的最小单位)买到这种天然牙刷。
我所以把刷牙,扩展为打理,完全是因为刷牙对于牙齿来说,显得过于单一。事实上,现在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保护牙齿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你比如,使用牙线、漱口水、口香糖,或者定期到口腔诊所洗牙。而我们老年人,则是期待牙齿的寿命越长越好!
和几个老年朋友聊到牙齿时,多数人大叹苦经。尤其是镶牙的那些窝囊事儿!一颗烤瓷牙,动辄上千。而且牙龈一旦萎缩,烤瓷牙和牙龈间的空隙,就可以塞进一粒红豆去!可是最关键的,还是咀嚼的功能没有办法修复,只不过看起来美观些而己。所以,有许多老人宁可让牙齿缺损着,等着有一天换一副全口假牙。而我,只有一句话:亲们,天天都是爱牙日!关爱牙齿,从娃娃开始。
(201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