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霍冬向父母打声招呼,就回自己的房间了。灯没有打开,便一屁股坐在书桌旁边的椅子上。书桌摆在窗户下面,月光透着玻璃窗照进来,霍冬扫了一眼狭小的卧室,一种既陌生,又熟悉感袭上心来。霍冬,香江人,16岁,高二学生,成绩尚可,父亲霍正国在一家印刷厂上班,没什么不良嗜好,母亲刘芳为了方便照顾霍冬和霍小宁摆地摊卖些熟食。小妹12岁刚初中了,同霍冬在同一所中学。兄妹俩放学之后,也在母亲旁边搭把手。虽然日子过得不是富裕,但一家子倒也其乐融融。想到这些,霍冬也会心一笑。可笑过之后,却又叹息不已。现在霍冬的身体里住着来自2018的灵魂,二者灵魂完美融合,不知是霍冬多了后世的记忆,还是后来者掌控着霍冬的身体。 周邦国,内地,浙江省人,毕业于杭州某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职。任职期间,结识同样留校任职的数学系李燕。周邦国和李燕经过两年的相处,从最初的相识到相知,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两年后,周邦国有了第一个孩子,男孩,取名周楠,次年又得一子,女孩,取名周茹。破于生活的压力,周邦国弃书,南下广州从商。几经浮沉,周邦国做过好几个行当,虽未挣多少,但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了舒缓,甚至还有些结余。做生意让周邦国与妻子家人聚少离多,沟通甚少。之后几经周转,在杭州一家报社做副主编,几年后做到主编。周邦国与妻子相爱甚笃,结婚至今,从未与其红过脸。两个孩子亦是乖巧,也未让其操心过。想到这些事,周邦国心头又叹息不止,回不去了。 周邦国打开了灯,打量一下这副身体,将近一米七身高,体重近六十公斤,白天浑浑噩噩过来的,倒没有注意长相。随手拉开书桌下面第一抽屉,在一本书下面拿出一面正方式镜子,仔细打量,脸上白净,模样周正,算不上帅气,确4很阳光。周邦国心中不免暗自点头,比自己年轻时不差,皮肤倒是还要白净。放回镜子,周邦国站在书桌旁,打开窗户,接着月光打量外面,一丝凉意袭来,已经六月了,夜晚的温度比白天低了不少。此时,周邦国微闭双眼,平复一下情绪,来到这里,已然回不去了,索性接受这一事实。所谓既来之则安之,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做,有了后世的眼界及未来几十年的走势,想必这一世会更精彩。 周邦国做了一个深呼吸,既然来到这里,世间就没了周邦国,只有霍冬。关上窗户,重新坐在椅子上,心中不断的思索着该从哪方面着手。思虑良久,就目前来看,实体行业不是现在自己玩得转的。娱乐行业,霍冬不想这个时候介入。现在是一九七八年,霍冬拥有后世海量中外经典歌曲,就算自己不唱,也能捧红很多人,以及经典的电影和电视剧,相信以自己的能力都写出剧本来。香江娱乐鼎盛时期是八几年开始,不过,现在可以写歌词和剧本储备些。霍冬心间忽然一丝灵光闪光,写小说,写武侠小说。金庸大侠已封笔多年,古龙大师亦不见动笔,梁羽生大师亦是如此。继三大武侠宗师之后多年,直到一九八九黄易大师接鼎。 想到这,霍冬心中有了注意。对于黄易大师的武侠小说,霍冬最钟意的有三部,《寻秦记》,《大唐双龙传》,《翻云覆雨》。有想法就要付出行动,打开第二个抽屉了,拿出来一本没写过字的笔记本,平放在书桌上,打开页面。霍冬没有急着动笔,而是微闭双目回忆着《寻秦记》的故事情节。时间慢慢过去,良久以后,霍冬挣开眼,拿起钢笔,主角项少龙的寻秦之旅便开始了…… 在客厅里,霍冬的家人正在看着电视,聊着生活琐事,偶尔会有嬉笑声发出。小妹躺在沙发上,头枕在母亲怀里撒娇。父亲坐在旁边,专注着看自己喜欢的节目,偶尔也会侧目,脸上带着笑容看着母女俩的亲呢。“小宁,最近学校有什么新闻吗?”母亲一边轻柔着小宁的头,一边问道。母亲刘芳已经四十,圆脸,有些清瘦,常年操持家务,但皮肤较白,并没有因长期劳作而显老态,相反,初次见面的人,都会认为她只有三十初头。比现在的霍冬稍矮些,身体也为出现发福。小妹想了一会,心道:虽然自己不怎么关注学校的事,如果真有什么事情发生,班里从来不缺喜欢打听小道消息的同学,自己应该能听到什么吧。 “没什么事啊!”小妹回道,
重生香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