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讨论一个非常深奥的话题,那就是“人性” 从古至今,大部分人的共识是识人性所谓好坏的区分,是善恶的边界。
很多人讨论人性本来就是善,或者人性本恶。人性从来不是靠善恶来区分的,每个人都存在善面与阴暗面。
人性的善体现在动乱年代的“圣人” 他们会因为某一个信念或事物抵制内心的黑暗,又或是和平年代的乐于助人。
举目望去,生活中更多的是人性的恶。从小到大父母无不教导我们时刻保持警惕,提防身边或陌生人的恶意。广义上来讲恶的面更大,西方把恶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也就是七宗罪
所以人性更需要被束缚,所以就诞生了“法” 如若不加以限制,人性会在“恶的边际试探,人类的邪恶没有止境,最终会堕入“恶”的深渊,自此走向自我毁灭
很多东西不是非此即彼 非黑即白,两者可能有重合 可能有交叉,人性就是如此。我们不可能见到绝对的白,也不能看到绝对的黑。我们见到最多的是灰色,其实七色光合在一起就是白,而七种颜色合在一起就是黑色 ,因为黑白是相反色,七色光是最强的光,这就是白色。而七种颜色合在一起没有颜色,这就是黑色。人性看似有极大反差,其实靠近些看黑与白没有那么分明
上学时期对历史的兴趣与钻研使我对人性又有不同层面的见解。纵观历史,所谓的万民同乐人人饱足的盛世不过是不闹饥荒不流民,而逢乱世只是只言片语:天下一糜烂至不可收拾,人相食!短短三个字就已联想到无尽的黑暗。这个时候地表上的生物已经被吃得差不多了,连树皮都被啃了好几遍,不知情的还以为蝗虫来过。 就连庙中的观音土也会被吃个干净,社会治理体系早已不复存在,人们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人肉开始贩卖。炕上躺着快要断气的人,门口站着不说话站着收肉的人。白天断气,草席一裹,全当下葬,晚上在搬回来洗一洗切好煮了。这个时候道德体系十分脆弱,触之即碎。人性在现实的巨大压力下,很快就模糊了颜色与所谓善恶
当然在当今繁荣的和平年代我们更多要坚定内心的光明,人心中的贪婪、狭隘、偏见与仇恨是比鼠疫更为可怕的一种瘟疫,守住人心中光明的底线就是预防这种细菌最好的疫苗。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