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前两天戴佩妮演唱会上的那段视频,我真的……
就是这段视频
事情是这样的,明星唱歌时想和粉丝进行一下互动,就唱一句然后把话筒伸向粉丝,让粉丝接着唱,这很常见对吧,然鹅……戴佩妮把话筒伸出去后,一位坐在第一排的粉丝就冲向前对着话筒接着唱,可是“开口跪”——
这位前排粉丝竟然跑调了!而且是跑得非常严重、非常难听,完全是车祸现场,以致于他自己都笑场了,以致于戴佩妮瞬间表情凝固,现场歌迷笑成一片。
为了唱完后面几句歌,戴佩妮只能掐着大腿、忍住笑,她说:“我出道十八年,第一次掐着自己大腿唱《怎样》的。”
想想人家周杰伦演唱会上的那位给前任唱歌的小姐姐,再看看这位粉丝大哥[捂脸]哈哈哈哈……当然,我这个五音不全、跑调说不定还不会输给他的人,怎么好意思嘲笑他呢,其实我是想说:“哈哈哈哈,果然都是五音不全派,同道中人!”
❤
一、
现在才知道我们这种五音不全的人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我们能把一首无比忧伤的歌搞得无比欢乐呀!那段视频在网上流传开后,不仅多了不少调侃的表情包,网易云里的评论也从各种悲伤逆流成河的回忆杀里转变为乐不可支的画风。
其实我也很同情这位在偶像面前表现得如此尴尬的粉丝,不知道他现在有什么感想,有没有想拯救一下自己的唱功。我,作为从小的跑调晚癌患者,坚强地活到现在也不容易,想想唱歌跑调这回事还是得治,总不能聚会时在KTV里扫大家的兴吧,但是怎样治呢?
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当然是有钱就请个专业人士或者加入相关团队组织获得指导呗,但未免过于兴师动众了。除了“出血”之外呢,办法还是大大的有滴。
办法1,找一个同样跑调跑到北极的人,大家一起没事做就唱唱,最好放假就开个小KTV包厢尽情唱,谁笑话谁都没事。
这个办法的问题就在于,好像我身边的小伙伴唱歌都挺好的,所以早就作罢了。
办法2,挑出几首歌、反复练、学技巧。
这是一次出去聚会时有个人告诉我的方法。他曾经也是五音不全,不敢当众唱歌,上大学后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
他先把自己平常听的歌都唱一遍,有的真的很难唱下去就放弃,有的还蛮适合自己的嗓音就挑出来,每天抽点时间在阳台、卫生间里唱几遍。另外还可以去网上搜搜唱歌技巧,比如什么发音要用腹部这样的技巧。练了几个月之后,他唱歌明显好多了。
那天聚会时,他承包了聚会的开场前两首歌,赢得满堂喝彩。那是他大学毕业的第三年。
但这个办法的缺点是非常耗时费力。
办法3,和办法2也有点像,不过是还要借助一些APP来实现。
好多年前,全民K歌、唱吧这样的APP都还没有兴起,所以才要自己一点点慢慢摸索。现在有了这些网络工具,完全可以自己一个人偷偷地随时随地开口。
唱得不好的能重唱,还没人知道,完全没有了丢脸的羞耻感;而且软件会帮你每一句都打一个分,你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去改正啦(当然有时候这个评分不是那么靠谱);唱歌技巧分享、互动比拼之类的设置也会让学歌这件事没有那么枯燥吧。
问题还是,你要真的花时间、精力去纠正、提升。我就是下载的头两天兴冲冲,之后因为自己基本达不到平均分也没什么兴趣了,终究是对唱歌这件事兴致缺缺,还是听歌比较爽吧。
❤
二、
我这里天快要黑了 那里呢
我这里天气凉凉的 那里呢
我这里一切都变了 我变的懂事了
我又开始写日记了 而那你呢
我这里天快要亮了 那里呢
我这里天气很炎热 那里呢
我这里一切都变了 我变的不哭了
我把照片也收起了 而那你呢
如果我们现在还在一起会是怎样
我们是不是还是深爱着对方 像开始时那样 握着手就算天快亮
我们现在还在一起会是怎样
我们是不是还是隐瞒着对方 像结束时那样
明知道你没有错 还硬要我原谅
我不会原谅 我怎么原谅
抛开这次娱乐狂欢,我认真地听了《怎样》这首歌。这是戴佩妮的代表作之一,以前还是挺热门的,现在在网易云上的评论也有999+。
歌曲要表达的是分手很久之后,想起那个人,想告诉对方现在自己的近况,也想知道对方的近况,但大概因为自己心里还有爱,一遍遍地问:“如果我们现在还在一起会是怎样”,可是自己终是心怀芥蒂,最后唱的是“我怎样原谅”。歌曲下面的评论无非都是想起某个人,说现在还在一起会怎么怎么样。
这种假设和“如若那天我大多几岁,这一刻也许,还是一双好爱侣”(《笑中有泪》林夕词,杨千嬅唱)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在说,如果当初我们包容/坚持/换一种方式去处理我们之间的事情,现在还能在一起,应该还会是相爱的恋人啊。
可是这种假设有多大意义呢?我们不可能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拯救那段关系,而且回首过往时,哪怕你会后悔某一选择,但站在现在的你要理解过去的你,那时候的你就是不会像现在的你一样成熟冷静啊,怎么能要求过去的你做出现在认可的行为呢。
另外,现在的你有这种假设、怀念也不见得多成熟理智。怀念旧爱,不算美德。如果想重新在一起,没有行动的空想是无用的。可是,当你看到天黑、天亮,感觉天气转凉都想告诉对方时,对方会在想念你吗?
想起在黄伟文写过的七部曲里,故事主角在分手多年后回想起往事却成了《罗生门》——男方耿耿于怀、念念不忘,女方却质问:“我爱过哈啰吉蒂吗?似乎没有。狄更斯是漫画吗?仍然少女误会了吗?迷恋蔽眼才给美化,但其实真懂得我吗?”
女方说:“那动人时光,不用常回看。能提取温暖以后渡严寒,就关起那间房。”但男方仍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犹如绝症,天天有预感,幸福即将再降。”最后,男方唱:“愿如期团聚于冰岛某地方。”女方却唱:“让前尘沉淀于福岛某地方。”
再想想,如果当你听戴佩妮的《怎样》听到心碎时,对方说不定想给你唱:“亲爱的,那不是爱情”、“找对的人”,是否会啼笑皆非了。
以前,我很喜欢读开头便是久别重逢的故事,因为在那样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的场景里,人物情感复杂、矛盾突出却又隐而未发,最是吸引人。
后来才发现,有过牵绊的人,相见不如怀念,怀念不如淡忘。假设了一千遍、想念一万遍,相见问起时却发现是一场罗生门,或者尴尬到连罗生门的对质都完成不了,又何苦呢。
对于唱歌跑调这件事,一般来说,还能这样那样去拯救一下,但有的事情,无论怎样去想,都不能怎样了,那还不如掐掐自己大腿清醒一下,抛开种种假设,去好好提升自己的唱功吧。
文/吴清脆
虽然我五音不全
但不影响我听歌的品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