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写作难

不同的人获取信息的习惯方式不同,有的人喜欢听,另一些人则喜欢看。从接受度来看,听来的生动但遗忘,看图形象但信息量略少,看文字精准全面但未免枯燥。

不同的人表达观点的方式也不同,一些人喜欢说,也有人喜欢写,当然还有人喜欢对着树洞讲故事。

人云亦云容易,独立思考难。高效获取信息,审慎处理信息,准确生动输出信息更是难上加难!

我们从小学开始就有作文课,心态更多是为了完成作业。进入职场后要写方案、攒PPT,更多是为了输出信息,而没有创作的感觉。阅览书刊杂志更多是作为获取信息,而没想着自己也成为作者。

探寻自己思想的深处,初步总结是更多受理科思维的局限,觉得写文章是文科生该干的事情,殊不知进入社会,哪里还会区分什么文科生、理科生。可见,自己是被浅层次经不起推敲的认知给困在其中,未尝想过突破、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

尝试进一步结构自己的认知形成过程,发现思维惰性是更深层次原因。满足于获取支离破碎的二手信息,既没有努力打造知识体系和思考框架,也没有通过输出倒逼输入。尽管很早就认识到表达分享和讨论是能最快完善自己知识体系的方式,但没有通过写作将知识和思想进一步结构化,也没有通过输出和互动获得进一步的知识补充和能力提升,实属智力和时间的浪费。

有太多故事说明,要想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就算是专业作家,也是要逼自己写作的。未经训练的大脑更多是感性的,专业而理性的写作是反“脑”性的,但却是我们与这个世界对话的最有效率的方式,尤其是在这个社交网络和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

因此,作为一项技能和习惯,培养写作这个习惯的最好时间是20年前,其次是现在。

趁着机器人还没法写出像样的文字,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936评论 9 209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041评论 25 709
  • 写在前面: 阅读于我,应该是一种终身的习惯。人生路上总有曲折,多年荒废,近日重拾阅读的习惯,很开心。翻出多年前写的...
    Vivz阅读 2,118评论 0 1
  • 文/妮可er 5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地偷偷披上了金色的大氅。秋风扫过的...
    清歌银光阅读 2,472评论 9 13
  • 今晚的灵感社区微交流,大家一起看《咨询的奥秘》第二章,并互相交流心得,也正好把这章书重新遛了一遍。说下其中几个有意...
    Zeya阅读 2,63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