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攀比心理在人们的心里比重越来越重的呢?
今天晚上和父母、妹妹散步到一个亲戚家里,永远逃不过的八卦话题
还在上学时问成绩和排名
出来工作了问月薪收入和升职情况
一旦到了适婚年龄一个劲儿追问有没有男朋友,什么时候结婚
可能在农村的缘故,问起这一切总觉得驾轻就熟,丝毫没有尴尬的迹象
前几天刚提及自己賺不到钱不想回家的事情,这几天还是触及到了这个话题,说实在的,很自卑。
他们常常在说:“对呀对呀,你看谁谁家的孩子,多厉害呀,月薪一万还嫌少。”
是真的羡慕还是埋怨自己的小孩賺不到那个数
抑郁的那段时间,我一度因为满足不了家人的虚伪心,而想轻生
后来偶然在书里读到一句话——存在即需要感谢。
无关金钱无关名利,我好好活着就代表有希望,有希望了那么未来就还有无限可能,有无限可能,谁能保证我就不会成功呢?
虽然后来也曾试着逃避,但是明知道哪都避不开,也就不那么刻意了。
我才来这个世上一次,哪怕活得不理想,也要认真一点,不然不是白白浪费了嘛
也有很多人说:“道理都懂,但就是很多时候都做不到。”
深以为然,我们总是在用最浅显的大道理去安慰别人,但入心的永远都是现实的打击。安慰就像软绵绵的棉花糖,吃下去的刹那会觉得很甜,可过后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还是生活的苦。
虽然我们都不怎么样地活着,但我相信只要肯去改变,没有什么大不了了的。
加油吧,生活的苦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