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的本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有人说,对于中国社会来说经济发展下最大的牺牲品就是——大家庭组织结构。现代社会,我们更习惯的是小家庭组织,脑海中关于大家庭的概念已经模糊不清。我们不再生活于熟人间,我们熟悉的是与大量陌生人协作分工。

然而在协作过程中,我们会不自觉的用不同标签,描述不同的人。虽然我们中国并没有国外的种族歧视,但是地域黑较之种族歧视过之而不及。只要到各个足球俱乐部贴吧或者论坛看看,随处可见的地域黑,比如广东人特别喜欢和山东人抬杠,河南人显然在大部分球迷心中评价都不怎么高等等。

虽然在网上可以看到各种地域歧视,但是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看到,山东人的餐馆不准广东人进入。这说明歧视仅仅是一种省力的识别人方法,它的出发点是基于自利。

在于一个陌生人深入沟通之前,我们的直觉会先给陌生人贴上一个标签,从而将他们归为一类人,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我们的认知成本。其实,我们的智人祖先们就开始熟用这套方法,用它可以快速的去判断一个陌生人到底可信不可信。如果这个陌生人来自相邻的部落,那么对于他的防范会降低一点,如果他来自一个未知的部落,那么警惕性会加强。

对于任何可以减少我们认知负担的方法,都会被雕刻与我们的基因序列中。然而,在如此复杂的现代社会中,这套方法越来越不管用。因为现代化的机制,会强迫我们跟一个陌生人发生协作和交易。如果我们还遵循我们祖先的那套做法,我们将很难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

为什么说,越富裕的省份,其民众越开放,越不会轻易地去歧视别人。因为如果真正歧视一个地域的人,他将失去很多协作和交易机会,得不尝失。

有人会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聚集到北上广深这类超级大都市中?那是因为在这里,更公平,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关系用户,如果你想办成一个事,只要你符合要求,你就可以办成。而在一些小城市,永远绕不开的就是人情世故,办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找一下关系。很显然这种模式的协作,并不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模式。

所有的歧视都是自利,而且是不可避免的。既然是这样,用价格来歧视是最公平,也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听过一首叫《我是为了两千蚊才到这里表演》的歌吗?里边有这么一句词:“有些人过多五年会变很有钱,有些人过多五年会穷...
    飞鸟开心乐园阅读 3,287评论 0 2
  • 我是个有很多借口的人 不想起床,外边好冷,再睡一会儿也没关系,反正也没课 不想跑步,外面风很大/快考试了要复习没时...
    前进的Juliet阅读 1,137评论 0 0
  • 先跟大家分享个好消息,昨天我收到原创申请了,也就是说从此以后我的文章也有留言功能了,你们点开“目录”会发现页面模板...
    大耳朵丘丘阅读 3,630评论 0 1
  • 小丽,琪琪,虹虹,志刚是四位好朋友。盛夏的暑期,炎热而浮躁,他们不甘于在家待着坐吃山空,想去赚取他们的一桶金,赚取...
    宸婧阅读 76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