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总在自问,什么是真正的需求,哪些是被创造出来的。
至少其中一种真正的需求是生理的,无意识的。但满足这类需求的东西千差万别。现在,越来越多的满足需求的事物都是创造的,对此有许多理论拿来应用,渐渐地,让欲壑越来越难填,总有更新的事物出现扩大知晓层面,总有更好的事物可以满足同一种需求。当竞争广泛存在于那些过度满足需求的产品中,我们就有些忘记那些恰好满足需求的事物本身是种选择了,调高的兴奋值这个词组下,我们关注的就剩下兴奋值这一个概念了。
许多的套路,很不自然,我并不喜欢。但它们正当,也有存在的意义。
至于那些精神需求,如果把马斯洛需求理论放上来,当然生理之上还有许多越来越靠近精神内核的需求,但有时候我并不能完全把那些需求与满足精神需求划等号,因为那只是可能性的解释,也许只是满足“人类喜欢理由”这个需求而塑造的。所以我只能模糊的把精神需求看作内心的满足感,其中包括着向内的心灵深处的满足和向外的,因内心虚构的和真实的他人表现所产生的满足感。如若可运用的手段到达这样的层次,已经没什么好抵抗购买欲的了,这似乎真的可以让人快乐。假使真的有人可以有幸抓到某个让群体感知真实愉悦的关键,及时满足也算是一件好事。
无论生理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个人的,从自己出发,问问自己需要什么,真的需要吗,是恰好满足还是以为过度满足才会满足,思考这些问题后仍然觉得想要的,那就是应该买的,和价格、质量等大众可察觉的属性都没关系,重要的是多大把握这是自发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