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第八章管理你的风险。今天开始不想再说风险的事情了,想先聊一聊从容。前两天好像写了一点从容,不过今天又有了点新想法。从容不是你想有就可以有的,他是需要有条件的。比如你想上厕所,憋的快不行了。我想这时候自制力再强的人,你的身体也不会再允许你从容了吧。这是个不恰当的比喻,我想说的就是从容必须是有内外环境要求的。外界的环境,和你自身的条件都会影响你的从容。从容有时只是我们对于我们现状的一种表达。为啥会有这个想法,这是昨天看到的一个短视频给我的启发。一个人说你要是谋事就要跟那些不缺钱的人一起,你要是做事就要和那些缺钱的人一起。我不是完全同意他的观点,我向来是认为钱不是决定一切的唯一因素的。每件事都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切不可夸大任何一项影响,也不可忽视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小因素。我只说他给我的启发,谋划一件事时,必须要有个系统性的思维。这时你必须是超脱的,客观的,多视角的,就是说你尽量不能有立场。这样你才能更全面的去思考。不缺钱的人,自然不会过分的关注挣钱这件事,那么他就会更全面、更长远的思考。那么对这件事他就会有一个更客观的认知。而缺钱的人他会更关注于钱,只要你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一项内容时,势必会忽视其他。这就是谋事为什么要找不缺钱的人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片面的认识,人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欲望的。不缺钱的人,自然对钱也就没有什么欲望,那么他对于挣钱的事情欲望也就不强。那么更大的概率是他根本就不会去思考,他不感兴趣的事情。缺钱的人呢,因为对钱有强烈的欲望,所以才会更激进的去做事,那么执行力可能就会更强。所以才有了开始的那句话,谋事找不缺钱的,做事找缺钱的。但是也有个问题,缺钱为什么缺钱啊,肯定是运气不好或是能力不行啊。那么这也就存在一个问题,让一个能力不行的人去做事,成功的概率也是不大的。你看不管是这两条,哪一条都存在漏洞,所以说以上的那句话就是太绝对了。谋事、做事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是一概而论。
所以我就引出了我想说的从容这个词。不是说缺不缺钱的事,我们更重要的是要保持一种从容的状态。但是这个从容也不是自然而然就可以发生的。他也是要人为的去创造。对外的从容就要制造一个你希望的环境,对内的从容就是要有充足的准备。你想,如果一切都在你掌控之下,一切都是按你预想的发展。你会不从容吗?这就需要你会做局,你会造势。从容最终还是来自你的能力,你的认知水平,你对一切的把控能力。这绝不是一种容易达到的状态,也肯定不是一种常态。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去追求这种状态的。
还是借着开始的那句话说如何才能从容的事情。不缺钱是种状态,但是不能说不缺钱的人就一定从容。因为他虽然不缺钱,但是他可能缺其他的东西,一旦缺,你就会产生欲望,你就会更加关注你所缺的东西。过分的关注带来的就是有失客观,过分的在意也就不会再有从容。从容不但是对外的不缺什么,更多的是对内的没有太多欲望。不过还是说,人不可能没有欲望。虽说无欲则刚,但是没有欲望的人也不会有什么做事的动力了。就算是苦修的僧人也还是有想要顿悟的欲望,要不他也不会去修行了。我们应该是有欲望,但不要过分的执着。
我是如何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我也缺钱,我对钱也有很强烈的欲望。就算是到菜市场我也远没到不问价就买的地步。我很喜欢吃酱牛肉,可是我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那如果我总保持着一种对于金钱的强烈渴望,那么在投资中我就可能犯很多错误。在暂时外界环境改变不了的时候,你就要改变你的内心想法了,改变你关注的东西,改变你的目标。比如还是说投资挣钱。如果你关注的是钱,那么下跌时,你就会想止损,上涨时你就会追高。但是如果你把关注点定在更长期的目标上,你看经济的发展周期,你看企业的成长前景。那么短期的涨涨跌跌,就不是太重要了。钱只是企业成长,社会进步的副产品。如果企业还是在正常的成长,社会还是在不断的进步,那么你就没有必要去害怕暂时的股价涨跌。
从容最终好像还是来自你的认知水平。从容最终还是来自内心,外界环境对你的影响也是由你自己定义的。同样一件事,有人看就是恐惧,有人看就是贪婪。如果没有这样的认知差异,也就不会存在股市中的交易了。
风险是外在的,同时也是内在的。但从容只有来自内心的,外界环境给不了你从容。
我舍不得买牛肉,我可以用鸡肉代替啊,或者买更便宜的豆制品啊总之就是我不能受制于人,我要掌握主动权。每件事都是客观存在,但是我可以通过改变观察他的角度来改变我的情绪状态。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不能改变我从容的心态。也只有让自己始终的处于一种从容的状态,你才能更好的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着急忙慌的不出错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