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体系没有实际作用,认知体系才是关键重点。
所以才会时不时的有“读书无用论”的此起彼伏。
知识是别人的,认知是自己的。前者是必须学的,后者是靠悟的。前者可衡量,后者难比喻……
因此才会有初中学历的人,把研究生学历的人卖了的新闻,也有初中学历的当老板,研究生学历的当打工仔的事情出现。
知识都是语言文字,认知还有形象体验。前者靠书本学习,后者靠实践体会获得……
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认知,知识就是无效的,显得特别昂贵。
认知不能形成为体系,行为就是混乱的,呈现出愚笨和幼稚。
一味的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会误导学子,误以为只要明白了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真明白。认为只要会考试,只要分数高,就是人才。
大量的眼高手低的人就是这样出来的。
现在身边就有无数的例子,当然也有成功的案例。例如最近才获奖的宋丹丹继女赵婷。
知识只是认知形成的工具,不要误以为知识就是认知,知识只是事实的语言文字表述方式,或者说,知识就是事实的符号标签。
认知都是靠体验形成的,知识如果只是停留在学习层面,不在事实中去接触形成感受,就没办法形成理解,也就形成不了清晰的认知体系。
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之前有工农兵学员,有人说工农兵学员水平很低,看你从哪个方面去说?
如果论考试,他们真的考不过你们,但对社会的了解实践经验,他们远远高于现在的大学生,他们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一块磐石。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听过一位作家主席的评价,这群知识分子走向中国的广大农村,为全中国比较落后的地方带去了新知识,新理念,他们收获的是对中国当时社会现状的了解,让他们树立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自信和能力。
诗人陆游曾提醒后人:“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的躬就是亲身体验的意思,躬行的行就是行动实践的意思。
陆游的诗句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正确的认知体系必须建立在体验和实践中,而不是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中。
也就是说,知识体系是没有实际的意义,认知体系才是学习的目的。
读书如果不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形象化,就不会形成认知体系,只会形成知识体系。而知识是可以检索而无需储备的。
可以检索的知识并不是不需要学习,只是不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记忆,只要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找到它,为我们所用就好。
就像我们手机里存的我们自己的财产,我们不必像古人那样把它都挂在身上,只要我心里有数,使用的时候可以提取出来就好。
认知是思维和行为的前提条件,所以说,教育如果不是以建立人的认知体系,而是为了建立人的知识体系,那么只能培养出大量的眼高手低特征的人。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师指路。
行路、阅人都是躬行的意思,指路是经验的明示,而经验都是在真实场景中积淀的无语言文字认知。
指路是经验的传承,这是书本上学不来的知识,或者叫认知体验。
如何判断自己的思想是知识体系还是认知体系?
方法很简单,你想想你在思维或思考事情的时候,是只有语言文字还是有事实场景?
如果只有语言文字,那么你的思想一定是知识体系。反之就是认知体系。
培养自己的认知体系,不让知识不经由体验就占领我们的大脑。
快速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有一条捷径:
方法如下:养成追求做法的好习惯。养成尊重事实的好习惯。
总结:
1、认知体系才是学习的目的。
2、学习的关键不是读书而是体验。
3、养成追求做法而不停留在道理的习惯。
4、尊重事实是正确认知体系建立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