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写的五篇,受到了众多网友的关注,给我以鼓舞和激励,促使我不能懒惰和懈怠。在此表示谢意!
对于《沙市石油大院的记忆一》和《沙市石油大院的记忆二》,有网友留言道石油大院门前的路是武德路,具体的叫什么路我是实在的不清楚,问过伙伴们他们也不清楚。但是,至今公交站仍是“五普”站,是清楚的,因为我们单位有人回访过那里,说变化很大,但车站的名称没有变。每当说起此事,大家有一种说不出的心情,都表示要感谢当地的爱戴和情谊!驻地老乡还记得曾经的那个已经搬走的单位在此留下的足迹!
当年虽然年龄小,有些事也是忘不掉的。感到害怕的事忘不掉、特殊经历的事忘不掉、惊险刺激的事忘不掉、大磕大碰的事忘不掉、看别人做危险事的过程忘不掉,等等。
我们大院有两个水塘,很大,就在我们家那排平房东头后面和东边,相距不远,在我的记忆里每年都要清塘(这个词是听大人们说的),清塘前先要用水车把塘里的水通过地面的一个小水沟倒(转)到另一个水塘里。看见几个人先在塘边立两个杆子,再用绳子绑两个横杆,在下面的横杆上有三个轮子,每个轮子上都有爪子,几个人手扶上面的横杆脚踩在下面的爪子上一上一下、一上一下地就可以看见有水流出来了(水车这个词就是看见这个景象后问大人们才知道的)。有时候看他们爬在上面的横杆上,整个膀子都吊在杆子上、有时候看他们手扶上面的横杆身体晃来晃去有说有笑(这样老式的脚踩水车不知南方现在还有没有了)。过了一段时间(大概两天吧)发现在水塘的里面又有一个用手来回摇的车车,长长的直到塘底。手摇的车车要两个人来摇动,而塘边那个脚踩的水车有时两个人,有时一个人,最多时看见三个人在用脚踩。
仅仅是把水清空就要好几天的时间。
看着清完水的塘,我真的害怕了:那么深呀!
我们家房后的塘是一个漏斗型,塘底小,很深;而东边那个塘的底大多了,也很深。
水清空了,就有收获了。首先是抓鱼,一条一条地往塘边丢,先丢大的,后丢小的。因为水塘大,不可能一次把鱼丢到塘边,就多丢几次,每次都离塘边近一些。我在高处(因为大人不让我到塘边,我只能站在高处远远地看)看到好几次下面人丢的鱼被泥巴盖住了,找不到了,还问旁边的大人他们怎么不装到筐子里呢,大人的回答简单:“拖不动”!天黑了鱼也抓不完,明天继续抓。
抓完鱼,就开始挖藕了。一串一串的藕被挖出来,也是一点一点地往塘边送。最有意思的是稀泥巴都快到屁股了,他们还可以走动。
泥巴很滑,他们怎么下去的呢?摔跤了怎么办?谁去扶呀。小孩子,疑问很多。可是,当时真不明白。
除了抓鱼和挖藕,这两个水塘还有别的用处,那就是叔叔伯伯外出钓的鱼吃不完就放到塘里,大一点的鱼,用绳子从嘴里拴住,在塘边插个木棍丢到塘里,小的就直接放到水里了,等下次要吃时再钓上来。我就看见放鱼和钓鱼呢,当时没有冰箱也只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