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对话

社区心理服务中心的玻璃窗上凝着水雾,海燕用指甲在雾气里画了朵蒲公英。这是她接待第十二位丧亲来访者的清晨,窗台上那盆半死不活的绿萝突然抽了新芽。

凝固的时光

李淑华攥着女儿生前的校服闯进咨询室时,袖口还粘着幼儿园分饭用的米粒。这位五十二岁的食堂阿姨,自从女儿车祸去世后,每天把校服叠成豆腐块放在餐车底层,仿佛这样就能把时间锁在女儿高二那年。

"衣服我每晚都熨,"她把校服按在胸口,"可这油点子怎么都洗不掉。"海燕注意到她右手小指蜷曲——那是长期握饭勺导致的变形,此刻正神经质地抠着校徽绣线。

空椅子的温度

海燕搬来两把老式木椅,椅背缠着毛线织的防撞条。"试着对小雨说说话?"她将校服轻轻放在空椅上。李淑华的嘴唇刚张开,喉咙却像被食堂蒸屉堵住般发不出声。

空调突然滴下一颗水珠,正巧砸在校服领口。李淑华触电似的跳起来:"小雨最怕领子湿!"她扯着衣袖擦拭的动作,与当年在幼儿园给孩子换尿布如出一辙。

未完成的便当

第三次咨询时,李淑华带来了饭盒。腐竹烧肉、溏心蛋、摆成兔子状的苹果——全是女儿爱吃的。"那天没让她带便当,"饭盒在膝头颠得咔咔响,"要是吃饱了,她就不会跑去买奶茶..."

海燕点燃艾草香,青烟在两人之间织成薄纱。当李淑华终于说出"是妈妈没照顾好你"时,窗台上的绿萝突然垂下气根,像极了女儿小时候攥她衣角的手。

雨中的蒲公英

疗程过半那天下起太阳雨。海燕带李淑华蹲在社区花坛边,雨水把蒲公英绒球砸进泥土。"看,种子在哭呢。"李淑华突然伸手护住残存的花絮,"可它们明年还会开,对不对?"

咨询笔记上多出一行记录:来访者首次使用未来时态。那件校服仍躺在椅子上,但米粒油渍已被绣成朵小黄花。

发芽的绿萝

立春清晨,李淑华把校服叠成包裹送来。海燕拆开时抖落张泛黄纸条,上面是歪扭的铅笔字:"妈妈做的饭世界第一好吃!"食堂油污下竟藏着这样的秘密。

"给孩子们加道腐竹烧肉吧,"李淑华系上围裙,"小雨的方子。"她蜷曲的小指在翻炒时意外舒展,如同枯枝绽出新芽。

余韵

如今社区幼儿园每周四飘着腐竹香,孩子们管李淑华叫"饭团婆婆"。海燕窗台的绿萝蔓延成瀑,总有人把心事说给叶子听。某个雨后的黄昏,最早那片蔫黄的叶子突然开花——原来这株被遗弃的植物,本就是会开花的常春藤。

当李淑华把第一朵绿萝花别在耳后时,蒲公英种子正乘风掠过咨询室的窗。那些未曾说出口的爱,终将在时光里长成新的模样。

绿萝瀑布

李淑华开始把幼儿园的剩饭做成堆肥,绿萝藤蔓顺着咨询室的窗框疯长。某个家长在叶片背面发现孩子画的涂鸦——歪歪扭扭的"饭团婆婆",从此藤蔓成了留言墙。离婚爸爸写"想接妞妞过周末",单亲妈妈画流泪的表情包,海燕用红丝带系住每张"叶子信",等人认领。


雨靴里的春天

梅雨季的清晨,李淑华抱着发霉的校服冲进咨询室:"小雨的衣裳长蘑菇了!"海燕却拉她蹲到花坛边。潮湿的校服裹着泥土,一夜之间钻出白色菌丝,像极了女儿小时候爱吃的蟹味菇。"这是小雨送你的新菜谱。"海燕剪下一片绿萝叶包住菌种,"要不要试试种在食堂后院?"

未送出的信

整理女儿遗物时,李淑华在旧书包夹层摸到硬块——是把锈迹斑斑的食堂钥匙,缠着张皱纸:"妈,以后我帮你打饭,别总弯腰。"字迹被奶茶渍晕开,正是车祸那天的日期。她把钥匙熔成铃铛,挂在幼儿园门口,从此孩子们叫它"饭团铃"。


发芽的对话

新来的丧偶大爷攥着老伴的假牙套,死活不肯开口。李淑华端来腐竹烧肉,肉汁故意滴在牙套上。"哎哟我这笨手!"她手忙脚乱擦拭的样子,逗得大爷憋出哭腔:"她吃饭也总漏…"海燕悄悄在窗台添了把新椅,绿萝藤立刻缠上去,开出淡紫小花。


蒲公英的约定 

秋分那天,幼儿园组织野炊。孩子们用蒲公英杆当吸管喝梨汤,李淑华突然指着远山:"小雨的骨灰在那儿。"海燕还没开口,四岁的圆圆突然扑进她怀里:"婆婆别哭,我帮你吹!"六十朵蒲公英齐飞时,山脚下正好驶过运送绿植的货车——满车绿萝奔向远方疗养院。

终章:常春藤之歌

除夕夜,咨询室挂满绿萝灯串。李淑华教孩子们用菌菇种贺卡,海燕发现每张都画着穿食堂围裙的婆婆。社区合唱团突然登门,把叶子信编成歌唱:"被雨淋湿的思念,会在春天长成伞。"

雪落无声,穿假牙套的大爷和老张头在下象棋,棋子是熔化的食堂钥匙。海燕摩挲着小雨的锈钥匙铃铛,想起督导说过的话: 

"格式塔不是修补残缺,是让裂痕里照进光。当未完成的事开始生长,死别便成了最长的生还。" 

窗外,明年的蒲公英已在雪下扎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