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进化心理学》,看到很多我们现在无法理解的行为,或者不知所以然的行为,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我们每个人生来求存,衣食住行是求存,存在感,影响力也是求存。如果衣食住行求存可能还可以理解,毕竟这些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基础,一旦缺少我们的生活就很难以持续,吃不饱喝不足无法让我们独立的个体存活下去。
但是为何我们需要存在感呢?在思考之前,先来看看存在感为何物:
百科上说:你察觉到具有价值的事物被你影响而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存在感。
我个人理解,存在感,其实就是自己在群体中被需要的感觉。
这种感觉我们为何会感觉到刚需呢?并且还属于更高级的求存要求。
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行为还都是从几百万年前石器时代进化而成的遗传基因。在石器时代,我们都是通过打猎等方式获取食物,在当时动物凶猛,工具笨拙的时代,我们人类就必须要通过协作形成团队才能够更好的猎取事物,单打独斗反而生存概率很低。
达尔文发明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很好的解释了这一切,在这个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就进化出了唯团队协作才能获得安全感的基因,又或者说随着进化,那些单打独斗的个体都被猛兽干掉了,只有那些愿意协作的人类才活了下来,这些人类便是今天的我们,我们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为我们已经进化出了需要存在感,团队被需要的协作基因,在群体中合作协作。这便是存在感的进化形成。
如今,用进化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很可悲也很可乐,可悲的是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被需要的求存基因,存在感,团队协作,影响力这是我们无法逃离的生存进化规则,我们传统中说的“要面子”,其实仔细思考,这不过是我们为了求存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特征罢了,因为没有被需要,而主动制造存在感的一种心理感受。
我们要求存,就必须要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因此才能够在群体中被认同,一切协作。这是生存的逻辑,难以通过个体更改的进化规则。
而可乐的是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个基因既然不能改变,那么就主动加强这方面的能力。
提升存在感,就是提升在群体协作重的被需要能力,提升被需要能力就是提升自己解决刚需问题的效率能力和表现效率的能力,这也就是自己能力的反射弧,即影响力。
要让自己符合进化,求存能力更强,就必须要提升自己被需要的能力,从外到内的思考,从内到外的分享。
思考的是别人有哪些被需要的刚需,自己该如何进步,并形成解决别人问题的能力。
分享的是主动把自己形成的能力更通俗易懂的表现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让更多的人更简单的知道,你可以解决他们的问题,提示他们的效率降低他们的成本。你的常识就是别人的见识,你的能力就是别人的 避坑成本,这便是存在感,这便是影响力。
我们既然是群体中的一员,必然无法通过改变个体,脱离群体规则,从进货的视角看,我们要获得更强的求存能力,就必然要学会协作,分享,能力互补。这个是我们求存本能的根基。
基于此,那么接下来就要主动优化的生存求存能力,被需要能力,让我们可以更好的活在这生存规则下。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