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心得-里仁篇第十三则

子曰:“能以礼让之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讲:能够以礼让治国,有什么难度呢?不能以礼让治国,礼又有何用呢?”

“让”与“争”相对,在古汉语里,“让”的解释颇多:

古汉语词典

儒家的政治思想为“以礼治国”,而“让者,礼之主也。”,简而言之,“让”为礼的根本。礼作为从上古的巫术和祭祀活动中发展而来一种制度,儒家们意图用它来约束人的自然天性“竞争”。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无法脱离动物界的物竞天择这种自然规律,因为生存是人和动物的共性,而因生存而产生的竞争带来的后果便是野蛮,例如战争和侵略,而礼作为一种制度的输入,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开端,而相对于“竞争”的便是“谦让”,可以说,人类社会自从懂得了“让”,便步入了文明社会,所以礼的实质为让,故孔子讲“不能以礼让治国,如礼何”。

同时在儒家将禅让、推贤、尚善作为一种美德,历来将尧舜奉为圣主,更是彰显“让”为人的一个重要品格。

在如今戾气十足的社会,如果我们能呼唤一些“让”的精神,也许我们的社会不会那么浮躁和嘈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