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 初识思维导图

初识思维导图是前几年参加正德知行的一个微信群课程——30天手绘思维导图训练营。印象最深的是教练问了一个问题:“请你在脑子里想象一下苹果……你们想到的是🍎还是’苹果’呢?”几乎所有人想象到的都是实物或者图形。这件事让我很有感触,这就是我们大脑的奥秘(之一),所以我去学习了一下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

东尼·博赞是思维导图的创造者。他在大学时做了很多的笔记,就像我们一样的线性笔记,长篇大论文字铺满整个页面。他突然觉得这种笔记不利于自己记忆,学习起来没什么效率,所以开始研究达芬奇等很多名人的笔记,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用到很多图形和表格。后来他又研究了人类大脑的构成,最终创造出了思维导图的最初版本。

我们大脑负责思考的脑细胞被称为神经元,它是从细胞中央向四周发散的,和思维导图是技术相同的结构,也就是说思维导图是符合我们的思维方式的。这些理论性的就不再多说了,大家可以通过读书了解。

作用

1.全脑思维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大脑是分为左脑和右脑的,左脑主要负责词汇、逻辑、数字、分析等,右脑主要负责想象、颜色、空间、节奏等,两个半脑各司其职。如果我们单纯使用左脑或者右脑,无疑是限制了我们的一部分潜力,所以我们最好是能够同时利用左右脑。

传统笔记基本是由文字构成,而且是单向性的。逻辑结构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不够清晰,而且仅仅用到左脑的部分。而思维导图能够更充分的利用左右脑协同思考,逻辑结构更加清晰,利用颜色和图形也能过同时调动右脑,就像开篇说的“苹果”案例一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2.逻辑思维

制作思维导图是为了锻炼逻辑思维,达到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它没有线性笔记那种长篇的记载,只是由很多关键词组成的一个“系统”图形。我们会发现,虽然没有写完整句话,但并不影响我们的阅读和理解。这是因为关键次之间有着一种逻辑关系,要么是并列关系,要么是递减或从属关系等等。这种逻辑关系能够使我们完整的领会它要表达的意思,在思考和制图的过程中也会逐渐锻炼自己的逻辑思考模式。

误区:思维导图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1.我们练习思维导图要学的不是形,而是要训练思维能力,让学习更有效,更容易理解,记忆更快。

拿我自己举例,以前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基本上思考的结果都是单点的,之间没有太多的逻辑关系,只是想到哪就是哪。现在我已经完全养成了思维导图一样的思维模式,围绕中心问题,依次发散去思考,每一项都有逻辑关系,这样的思考更全面、更清晰。而且当我用这种思路梳理工作的时候,会很大的降低我的紧迫感,让我把每一项都梳理的很清楚,好像一切了然于胸。

2.思维导图也不是简单的知识整理,它需要调动到我们主动思考的能力。

思维导图不是一味的摘抄,而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和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提炼要点,进行整合。它需要我们主动去思考,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所以它能够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

以上是对思维导图的简单介绍和理解,是对我自身感受最强烈的几点,是我认识的思维导图。

— the end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引子 栱栱一年级下学期转学到南科大实验学校,让他感到新鲜的除了新的环境、新的课程、新的老师同学外,最值得一提的当属...
    妙思乐学阅读 501评论 0 1
  • 文/ 叁叁 第一次听说思维导图是在一年前。 曹总安排市场部的任务,那时集团升级要做的事情太多,脑中一团乱麻,在大会...
    叁一叁阅读 1,382评论 2 4
  • 大学时期,每逢到了期末前期我都会通过画知识框架来帮助自己复习,其实那时候并不知道它有一个名字――“思维导图...
    成长一滴滴阅读 1,263评论 2 2
  • 思维导图听说很久了,但是都不知道它为何物。直到2017年11月,听了彭小六的《好玩又高效的阅读笔记法》,才是真正地...
    微雨悦读阅读 880评论 0 1
  • 最近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思维导图,正是这样的偶然使我对思维导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我发现思维导图使...
    007Perryly阅读 62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