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王家又吵起来了。平时我们两家关系挺好的,但他们总是隔三差五的吵架,有的时候老王的媳妇也会找我来评理,但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两口子吵架外人总是说不清。但老王媳妇说得多了,我也发现,无论谁对谁错,他们的沟通方式特别有问题。
比如说:老王媳妇做好了饭,左等右等不见老王回来。好不容易人回来了,老王媳妇挺高兴的,赶忙去热菜,但嘴也不闲着,埋怨说:“你总是回来这么晚,害得我还得去热菜。”老王一听就来气了:“我容易吗?要下班了,领导开会安排工作,回来路上高峰期,我这累得要命,你怎么不体谅呢?你这个人就是太自私了!”老王媳妇一下被点着了:“什么?我自私!你……”吧啦吧啦,就开战了。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中将这种行为称为“异化的沟通方式”。书中说:“异化的沟通方式”是指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负面影响。它们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作者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由于马歇尔博士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说: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非暴力沟通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使我们专注于更可能满足我们人生追求的方向。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作者说:异化的沟通方式常常包含以下四种方式:1.道德评判。2.进行比较。3.回避责任。4.强人所难。
道德评判就是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它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异化的沟通方式还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此外,强人所难也会造成心灵的隔阂。
当我们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采用申辩、退缩或反击的方式。然而,如果你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这将最大限度地避免暴力。通过强调倾听——倾听自己及他人,非暴力沟通培育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使人乐于互助。
圣经上说:施比受有福。当我们真诚助人时,我们丰富他人生命的愿望得到了满足。我们的行为,是出于由衷的喜悦。这样的给予让施者和受者同时受益。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1.观察;2.感受;3.需要;4.请求。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自我询问来完成非暴力沟通过程:
1.什么是我的观察?
2.我的感受如何?
3.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4.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例如: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非暴力沟通的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地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保持对这两方面的关注,并帮助他人也这么做,双方便可持续互动,直至情意相通: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你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你的请求是什么?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