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的招人难会永久的持续下去,这是个社会结构性的问题,餐饮行业的服务员一般都是社会的底层,来自比较偏远的乡镇山村、或者是文化程度非常低,可能最高就读到高中吧,再者就是年级比较大的老阿姨,这层人员一直以来没有受到重视,没有安全感,就像浮萍,随处流浪。
言归正传,针对招人难的问题,我从两个方面来展开解说:员工层面、企业层面。
一、员工层面
地位低
传统阶层“三教九流”,服务员就是最末流,从古至今地位从来没有改变过,一直在底层默默地做事,而且还要任劳任怨,心里再大的委屈,也要“打掉牙和血吞”转个身就要笑脸迎人,说实在的换做我真的做不到,何况是现在的90、00的新生一代,追求个性与自由,没有老一辈的实干与沉稳。如果地位没有改观,愿意干的年轻人真的是少之又少。
真心累
就说我们自己在温州万达的门店吧,员工从早上9:00——晚上9:00,加上收市的清洁卫生差不多要晚上10:00,负责闭店的小伙子要10:30了,回去就是蒙头大睡。没有太多的私人空间,如果有家庭的更加惨了,一天基本上见不到小孩,你回去的时候他已经睡觉了,你睡醒起来,他老早吃好早饭去上学了,如果是外地务工的人员,更是两地相隔,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容易出现婚姻的危机。不管前厅还是后厨,其实都是蛮累的,天天还要油烟打交道,没有一刻消停。但是见不到家人的心累才是最痛苦的。
空间小
年级大的员工直接无视,年级轻的倒是可以培养,但是95%以上的门店都提供不了像样的各类技能的培训,老板不会搞,店长更加不会搞,所预计基本上是有心无力,都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一般员工是服务员——领班——店长——经理,这么长的晋级之路,要花多少的心血,要掌握多少的技能,还要取决于员工是否上进愿意学,肯吃苦,一般都是半途而废。所以一般的员工要实现鲤鱼跳龙门,需要付出非一般的努力才行。
二、企业层面
渠道窄
一般企业自己招聘的渠道比较窄,像我们的万达店就是在门口放一个招聘海报为主,然后在本地的自媒体上(龙湾微帮)花50元,推送一个月,或者花10元在58同城上推送一下。偶尔也有老员工推荐一个,当然也有在商场逛的也会问问。有一次,一老阿姨带着她16岁的女儿过来应聘,被我们断然拒绝。一般企业花不了那么多的钱在招聘的渠道上布局,企业的利润决定了它的所有行为。
压力大
现在的餐饮企业压力山大,不止三高(房租高、人工高、食材高),其他的综合成本开销也很大,特别是商场店管理成本很高,一般企业的利润在15-20%左右,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了,新闻网络上说海底捞对员工的福利很好,假的多,真的少,再者海底捞的员工比一般门店的员工要更累,对他们好一点是应该的,一般的都是普普通通的,企业的利润就是这么一点,企业自己也朝不保夕,福利从那里来。所以企业为什么不搞培训,花钱啊 ,自己搞没有能力,花钱请人搞心疼,万一员工走了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无招聘流程
90%以上的企业是没有正规详细的招聘流程的,一般都是店长简单的问几句话,就算过关了,然后也没有后续的流程,新人也没有落实到给谁来带,更没有一定的迎新会,让新人融入到这个团体里来,所以很多新人没有干2-3天就走人了,究其原因,一是一些老员工欺负他,故意将自己的活扔给他,把他累趴了,二是感觉自己没有存在感,感觉这里太冰冷了,三是就发现这个门店内部很乱,勾心斗角,还是早点走人吧。所以找不到人,难留住人,都是我们自己的错,要痛改前非才行。
面试4个步骤:氛围、甄别、明了、嘱咐
首先创造一个轻松、友好的应聘氛围,不要站着,特别是不要站在门口应聘,人来人往,让人心很不安。在门店里找一个安静的位置,奉上一杯柠檬水,先不急着问,先给对方一个肯定,稳定一下应聘者紧张的情绪。
其次根据我们应聘的流程,询问一下,对方目前的状态,家人的情况,交通方便与否,以往的工作经历等等,从这些信息中逐步完善对她的信息画像,判断她是否适合这个岗位。
再次我们要说明白门店的待遇、薪资、一日流程、休息时间、绩效考核等情况,俗话说丑话说在前头,早点把事情挑明,避免以后的矛盾与口角,这是门店经理必须要做到位的。
最后双方谈得比较融洽,基本上定下来了,就可以进行嘱咐,上班前必须准备的物品,比如健康证、照片、身份证复印件等,还有工作上要叮嘱与注意的事宜,一一按照流程要求交代下去。这样面试基本上比较到位与圆满了。
最后要说的
一个新人来了,门店内部要做好准备,为新人的到来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谁来带,她该干什么、怎么干、是否有一个阶段规划,特别是融入团队这块,如何做一些温暖的小动作,让她安心,比如第一次帮她盛一碗米饭,帮她将工作服洗好、叠好、整理好床铺等。企业只有把自己先做好,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我们不能要求员工怎么样,我们一定要完善好自己的方方面面,成为员工的避风港,让员工有归属感,这才是真正成功的企业。
码字不易,认同的点个赞,前行的路上大家一同结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