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从米兰回到帝都,从首都机场出来的瞬间,还是“雾霾之城”的天气让我感到亲切、适应和踏实。
这次回来,我没有倒过时差,也没有任何不适。我知道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在雾霾肆虐的日子里,帝都白天和黑夜几乎是一样的。也许,以后来去西方连时差都不用顾虑了,真好!
平静归来,有朋友希望分享出行的“成果”,我只是笑笑。看看窗外,我知道分享的结果也只是徒增烦恼而已。
短暂出离的归宿最终还是要回归起点,无需过多的渲染和注解。在依旧平淡的日子里,从容地在帝都的大街小巷穿行,奔波周旋于各个工程之中,再安宁于办公一隅做做方案,挣钱养家过好日子才是我当前最需要面对的无解课题… …
只是,每次出行归来,留下的不只是照片,渐渐地有了许多丰富的鲜活的记忆和认识,以及对艺术、文化、设计、生活和环境等不同的感悟。还有,作为一名从事多年的设计师,对设计与艺术、生活与环境,多了一些审慎与观察。游走世界各地所捕捉到的零星灵感,我喜欢在发呆的下午时刻亦或是半梦半醒的午夜,对着纸,品着茶,将生活中聚集的岁月碎片,用笔把它们留住… …
回国前的最后一个夜晚,在博洛尼亚圣彼得堡温泉酒店,和朋友们聚会到深夜,回到房间,半醉半醒之间写完【西行漫记】。不觉黎明将至,顿时睡意全无,索性披件长衫,独自走在异乡的小径上,刚刚唤醒的灵魂:一面徘徊在往日依稀的旧梦里;一面沐浴在充满醇柔阳光的甜蜜自失之中,它憧憬着想念着栖息于祖国那广袤彼岸的疆土和亲人们!
每次我们游历欧洲,都离不开教堂和博物馆,而往往我们被西方建筑和教堂安放的信仰深深地震憾和吸引… 而对我而言,西方的室内外装饰总是永恒不变地充斥着琳琅满目的雕塑、绘画和抢劫来的古董珍玩,总给人一个炫富的恶俗印象。游离在瑞士的琉森湖畔的游船上;注目在卢浮宫博物馆绘画里;安坐在香榭丽舍的咖啡馆内;漫步于米兰大教堂的广场上;徘徊在巴塞罗那高迪的房子… …在大街上,在宴席之上,注视繁绖的西方老建筑装饰、裸露的雕像、瑰丽的绘画及琳琅的陈列品,我不自觉地感到消化吸收不良… …也许东方人的情怀,简约与脱俗:少一点物质的奢华,多一点精神的高贵,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才是安放我们灵魂的永恒归宿地。
东方哲学的本质更注重追求完美的过程,而超越注重完美本身和结果。只有对不完善的尘世在心灵中加以不断的完善,才能领悟东方人文精神的可能。代表东方文化的中国和日本,无论建筑还有其它和西方文明等相较也毫不逊色甚至曾经更加出色。
每当我走在故乡的土地上,我也发现毎一寸土地都值得我们去留恋和热爱。
目前,相对于西方世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和洁净的水,以及食品安全、环保和信仰等问题,我们还是为当下中国的自然环境和追名逐利,不计后果的社会环境深深地刺痛了…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无法掩盖的事实,即使你拥有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富丽堂皇的住宅;名贵的汽车;以及名表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信仰缺失为寄托,沉于表面的浮华与耽于物质的安乐,只是人生,不,尘世间美丽的短暂的肥皂泡!
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普通的我的认知是微不足道的,无法深究东西方文化孰优孰劣亦或不同宗同源,也无法抗拒中国当下的现实自然和人文环境,只能记录只言片语的感受,去呼吁同胞,我们需要来自大自然最好的礼物:阳光、空气和水… …
游历的真正的喜悦是不与人说的,它纯粹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事。人生归根到底是退守的、隐秘的,不是开放的和分享的。旅行的目的和意义,是自己的眼耳鼻舌以及身意去体味,无法用语言来言说和描绘的,是顾自享用的美。
希望阅读的您,也有一颗出离的心,去漫游世界,回归到内心的自然,回归到我们的未来。
(陳蘇 2015、10、27日写于京华
2018、02、19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