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之下,高效课堂迫在眉睫。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当然也在思考如何如何让课堂更有效,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
一、教师的教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教,这个问题应该也一直伴随着教师的教学生涯。首先教师应该围绕着课程标准这个大方向来教,知道自己所教的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对于《语文课程标准》这个小册子我研究甚少,这也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其次,教师应该知识渊博,尤其是语文教师。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后来又改为老师应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教师属于专业人员,需要用专业的知识教学生,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渊博的知识不仅包括本学科的知识,还有跨学科的知识,以及生活中的知识。
教师光有渊博的知识还不够,教师还要把课上得生动有趣,懂得课堂艺术,如提问的艺术,板书的艺术,还有表扬的艺术等等。
以上都属于老师的教,但老师的管同样很重要。一流的教师三流的管理,就是三流的成绩。而三流的教师,一流的管理,就是一流的成绩。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并不一定能教出好成绩,而普通的教师擅长管理却能教出好成绩。由此可见,管理的重要性。
教师还要经常做题,只有教师经常做题才知道在考什么,自己该教什么,也就是常说的教学评考一致性。教师擅长总结题型、归纳题型,在应试的背景下很占优势。
一堂课上完了并不代表着结束了,前半场在于讲课,而后半场在于作业。考什么就布置什么,训练什么,少做无用功,应试教育离不开训练。当然布置作业,老师亲自批改最能了解情况。这里强调一下作业的布置半小时能完成的量是最合适的。
二、学生的学
教师教有教法,学生学有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很多学生在常年累月的学习中已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俗话说:好的学习习惯就是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好的学习成绩。
学生的学习主要由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任务落实三方面组成。如果一个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那么就要在改正态度上下功夫,寻找一个合适的契机,端正态度。当然也可以用笨方法:老师、校长和家长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如果是学习方法有问题,那就从方法入手,可以买一些学习方法的书籍,可以举办学习分享会,可以看经验帖。但学习方法没有万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科学的,才是最好的。如果是任务落实有问题,那就需要寻找外界力量的帮助他落实学习任务。
学生的学习主要还是在学校发生,老师在校要做好引导工作。
三、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很微妙的学问,是一种隐形的文化。但不得不说师生关系很影响学生的成绩,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一个学科,也会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而讨厌一个学科。这就是因为情感好恶而带来的成绩变化。
作为教师如何获得学生的尊重与喜爱?
首先,这取决于教师个人魅力,教师在学生面前展示的是他的全部人格。教师的魅力来源于很多方面,比如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理解与尊重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精湛的教学技术等,也就是说教师身上总有一个学生佩服的点。
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中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就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他会把学生带回家一起吃火锅,一起谈天说地,他会在学生过生日的时候送上贺卡,他会给学生写很多的信,会为学生会口风琴,为班级编“班级史册”,试问,这样用生命去爱学生的老师哪个学生不喜欢呢。
其次,老师要真正走到学生心中,与学生建立信任的关系。老师走到学生的心中并非易事,但如果这个老师帮助了学生某个方面,学生会放下戒备信,信服这个老师。老师要想得到学生的信任,是在日常生活的相处中,真心的尊重每一个学生,真心的爱着每一个学生。
每位老师和家长都想提高孩子的孩子的成绩,但提高成绩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积淀中得以提高。
今年,我会用以上的方法践行我的教学,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反思,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会与学生共成长、共进步。
2021年8月30日星期一
(156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