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去图书馆的机会不多,一周一次,每次去都像是发现新大陆那样激动。对读书的渴求已远胜过美食。那时候脱离课本上的习题和令人背到恶心的政治题埋头于书海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在图书馆找一本心仪的杂志都很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很久。那时候世界都安静下来了,眼神与书本的交汇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读到自己喜欢的句子,便整齐地摘抄在读书笔记上。我总是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微风徐徐,我能感受到我的发捎随着它微微浮动。隐约可以听到学校广播台里放的音乐声。真希望回到那个宁静的午后,有书,有清风。那时候的图书馆好像显得格外与众不同,抑或许是我的心境不同吧。
年少的我喜欢读书,我曾经把书店当作图书馆。中学的时候经常去的书店是三味书屋和新华书店。每逢周末假期,我经常约小伙伴到那读书。这两所书店分布在加州步行街马路两侧,每次假期人都很多,我们总是像赶集那样去这边看看再去对面看看。
那时候去书店的也大多都是初中生高中生,买的书也大多都是辅导书,从那时起实体书店就开始没落了。可在那两个书店读书的日子格外难忘。带着一种感情色彩地说,那是我理想中的图书馆。
三味书屋二楼有一个一元读书区,那里装饰很美,宁静中带有梦幻的色彩,学习气氛很好。每天都放着舒适的轻音乐。年少的时候总想着要是学校的图书馆也是这样就好啦,要是以后大学里的图书馆也是这样就好啦。上了大学我一定天天泡图书馆,沉迷书海无法自拔。
如今,已经踏入大学校门近一年了,去图书馆的次数却越来越少。以前是没时间,现在有时间了心里却越来越浮躁,没有了当初的心境。学校的图书馆比高中的好多了,各方面的书籍都有。面对着名目繁多的书眼花缭乱,熟悉的作家熟悉的书名却很少有一本书愿意从头到尾地读完了。
上次回家,承载着我们回忆的那家新华书店已经拆了,那粘满便利贴的墙壁上的承诺,那些年少的秘密和梦想都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湮没在时光深处。犹记得,我们每期都追的《最世》。犹记得为了攒钱买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书吃了一个月的馒头咸菜也要买正版。因为没买一本就会为自己喜欢的作家增加一份销量,我们再也不会那样了。
清明放假的时候,看到青岛的朋友发的一条动态。大抵是说,两个年轻的情侣去旅游问她最近的酒店怎么走。她说她二话不说地指向了新华书店的方向,希望他们能够在书海里找我失去的自我。看到这,我笑出了声。
我心中最理想的图书馆,不是在外的条件有多好,不需要多么美丽的装饰,也不需要放好听的轻音乐,更不需要有休憩喝茶的地方。而且需要内心的安定和从容,不忘初心。一颗安静的心胜过所以一切,当你安静下来的时候,世界都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