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考英语分数是143,在高二下学期分数稳定在140分以上,除作文以外的部分要么错一个,要么就全部都正确。我考130多分的时间非常短暂,考110多分的阶段,会比较漫长,从110~140中间的过渡,差不多是一个月考提高10分这样直接跨过去的。所以,我认为突破110分数段是隔了一座山,但是从130提高到140,实际上就是隔了一层纱窗纸。
首先,要劝告大家,在进入高中之前,一定要把英语当一回事,最好在进入高中之前就把高中的3500词全部背完。因为,我当时就没有这么做,导致我高一开学考试,学校用的是高考难度的试卷,我直接考了个40分,作为中考保送生,我的脸都丢光了。
高中的3500词的范围是确定的,不会有任何的变化,越早背完越好。高中的老师不会手把手地教你背单词,他们上完课第2天就默认你已经会背了。实际上进入高中,每个科目都在抢时间,你会发现你几乎找不到时间去系统性地背单词。一旦你单词不会,你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当时看到自己的英语成绩,我是连夜去网吧包夜,在网上找方法。碰巧给我找到高考英语单科状元廖唯伟公开的“睡眠记忆法”。因为,我是穷人家庭的孩子啊,要花钱的方法我是不会去用的,所以我就优先去尝试这类免费的方法。
我用笔把方法抄在纸上,彻底理解了以后就开始执行,我每天背100个单词,用睡眠记忆法认真去执行“一背四复习”。因为我是走读生,我有条件在家里面去执行“机关枪式的读单词方式”。高一九科作业实在太多了,所以我执行的是4.5小时睡眠。用一个月的时间把高中的3500词背完,然后在高一的第1次月考考到110多分。
当时分数下来同班同学都惊呆了,他们很惊讶于我的逆袭幅度,不过我是知道高一月考的卷子的难度低,实际没有开学考那种高考难度的卷子那么大。高一的110分也就差不多相当于高考80多分的水平而已。那个时候“睡眠记忆法”还没有提供配套的单页大容量的词表,我背的是单词书,稍微吃点亏。
但是,我自己其实挺诧异的,背完单词居然没有办法考到130、140,因为初中的体验就是把单词都背完就能考高分。我很想知道我为什么会丢分,于是我要拿字典认真地去查,我发现造成我理解错误的原因都是因为词组短语。
词组短语,我一开始是自己整理的,因为为了省钱。我发现高中课本的课后单词,要整理完一个单元的词组短语,每天要花五六个小时,一个星期都不一定能够整理完善。我坚持了两个星期,就放弃了。
时间和分数于我最为重要,就算我坚持整理下来了,是否我整理的就一定很完善呢?这都是未知数。所以,我就干脆还是背了现成的资料《高中英语1.5万考点》,总共72页,对高考真题中词组短语的命中率一直维持98%。我是严格按照方法,一天背一页,第1轮花了两个月时间背完。背完一轮后没记住多少,就稍微有个印象,做题的时候能够看得出卷子里面有词组短语了,但是很多想不起来意思。
第2轮开始,每天坚持复习两页,复习到第三四轮的时候比较有感觉了。已经能够比较轻松地在文章中,把单词和词组短语区分开来了,然后高一试卷分数开始在120~130之间波动。但是,做自己从书店里面买来的高考模拟卷,分数仍然在90~110之间波动。
时间来到高一和高二之间的暑假,这个时候我每天复习两页词组短语的时间已经差不多是半个小时了,我觉得时间太少了,利用暑假,我就把速度又翻了一倍,改成一天4页。然后,觉得从头往后背,背了有点腻了,就倒过来,从后往前背。
这样调整以后,我发现有一些词组短语,我是刚好在词表里面能够根据位置记住意思,倒序之后这些词组短语就浮现出来了,我把这些词组短语勾画出来,加强记忆。暑假过后,做高考模拟卷的分数已经能够稳定突破110了,偶尔能够考到120,甚至是130。
高二开学以后就仿佛开了窍一样,每次做卷子,词组短语都能够认得到,想不起来意思的可能就差不多七八个,在卷子上一旦发现这类不会的词组短语,我就把它们抄出来,然后再把意思重新查出来,写到我自己的本子上,加强记忆。高二上学期过后,这种不会的词组短语越来越少,然后就是我前面讲的,每一次月考进步10分,120、130、140步步高升。
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于我们在政治课上学的量变引起质变,突破110分,像跨过了一座大山,进入高分区以后,就好像捅破了纱窗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