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讲书的维度
【不同时长的讲书,怎么讲?】
简单的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上节课我们聊了不同的场景下的讲书该怎么讲。四种场景分别是线上的音频、短视频,线下的中小型读书会,大型TD式的讲述
那么,不同的时长的讲述该怎么讲,有什么样的异同点呢?又有哪些方法呢?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第一个部分,不同的时长的讲述有什么样的异同点呢?】
不论是多少时间的讲述,其实都是对你要表达的观点的传递。从信息传递的特点来讲,讲书就是通过口头表达,所以呢,他的转述都需要考虑到语言的简洁、精准、清晰,也都要考虑到听众是否愿意听听得懂、能相信、记得住。但这些都跟讲课的时长关系不大
不同时长的讲述真正的区别在于讲述的场景、内容的多寡、呈现的侧重点
先给你一个思考题,是时间越长的讲书越难讲,还是越短的讲述越难讲呢?好,我们先来讲一个小故事
一次有人就问20世纪最伟大的演讲家之一的丘吉尔,如果让你做一个10分钟的演讲,你需要准备多少时间呢?丘吉尔回答说,半个月如果让你做半个小时演讲,你需要多少时间准备呢?一个礼拜如果是能讲多长时间就讲多长时间的演讲呢?丘吉尔回答,不需要准备,现在就可以开始了
所以这个答案就是时间越短,其实越难讲。你猜对了吗?
【好,那我们就由易到难一一去讲解,进入到第二部分,不同时长的讲述如何讲】
我们先来看30分钟以上的讲述。关于30分钟以上的讲述,讲述人要以讲故事讲案例为主,最好呢,不要去讲太多那种烧脑的复杂的概念
这个核心就是要有趣有料。讲述的方法应该是娓娓道来,语言平实,层次清晰,节奏明快。由于总的这个讲述时长比较长,就可以把一个讲述作品给它分成三个部分来讲
那每讲完一个部分呢,可以在小结回顾一下前面的内容,让听众始终能够跟得上你的节奏。全部讲完之后,然后再做一个总结回顾全篇,让听众有获得感
毕竟,你不是丘吉尔,对吧?对于咱们普通的讲书人而言呢,还是要提前做好功课的,比如说,认真的去列个大纲,或者画一个思维导图,把这些观点和故事给他串起来,站在听众的角度多去思考问题,多多去彩排,培养这种讲书时候的对象感
如果这个时间更长,比如是几个小时的这个讲书,也是有诀窍的,你只需要把每半个小时当做一个独立的模块去准备,那么无论是多长时间的讲书,你就可以把半个小时半个小时加起来就成为了一个长时间的讲书了
好,那么接下来呢,我们再看一看关于18分钟的讲书该如何讲。18分钟的讲述的设定,它是源自于TED大会对于演讲时长的要求。TED之所以将演讲的时间规定在18分钟以内,是因为18分钟足够长,它可以呈现一个完整的主题或者是观点,18分钟呢,也足够短,能够让人更加专注
根据科学研究,在一个封闭的剧场环境里面,用纯口语加PPT的展示方式,听众们的专注度的极限大概就是在18分钟左右
所以呢,无论你是多么厉害的大咖登上了TD舞台,你最多只能讲18分钟
当你有了这个限制,反而可以让一些专业人士抛开那一切,这种寒暄客套聚焦在最重要的观点上,以精炼准确的语言去呈现重点,去打动听众的内心
这18分钟讲述具体该怎么做呢?其实跟我们前面讲的也很相似。首先呢,你要去设计一个贯穿整个讲述作品的主线,所有的描述讲解一定是凝结在这条主线上的,并且呢,支撑着你的表达目的
将书籍里面的精华去植入到听众的内心。那这个主线就好比是一个树的主干,而四周的树枝就构成了讲述的结构。不同的讲述可以有不同的结构与之匹配
这里我给到大家一个比较经典的结构,我们就可以用在18分钟讲述上面
第一,引入这个讲述的主题是什么
第二:背景为什么这个主题很重要?
第三:是什么?在讲述中的一些主要概念是什么?
第四:怎么做?我们作为听众该如何去实践?
第五:总结啊,最后我们的结论具体是什么?
对于一场18分钟讲述,凡是与这些主线无关的,这些树枝都是冗余的,都应该被删减掉。而且,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大家,讲述人给到听众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传递,还有一些是关于情感上的体验。所以,如果哈我们是打造一个贴地式的18分钟演讲舞台,我们在呈现的时候呢,就可以同时去注重布景的设计、视觉的呈现、声音效果等综合因素,尽量能够让我们的听众在18分钟之内不走神,全神贯注的,并且还能产生共鸣
好,接下来呢,我们再进一步讲一讲8分钟的讲述。那这个8分钟的讲述比TD式的讲述呢,时间会更短。但是哈,它依然还是可以承载一些内容的,也是依然需要去搭建一个完整的结构
同样要去设计开头的引入,中间的故事以及结尾的升华。对于听众而言,8分钟时间其实不会太长,长到让他们去失去耐心,那也不会太短,短到感觉只是浅尝辄止。所以8分钟是一个比较合适,恰到好处的时间。那我们在讲书的时候,关键就要抓住核心的内容,深入浅出的去讲解
梁文道老师在凤凰卫视有一档节目叫开卷8分钟。其实他就是在8分钟时间里面以说故事的形式,轻松活泼生动的分享一本书,让观众呢用最简单的方式触碰到书里的精髓,进入到一个又一个迥异又奇妙的书中世界,所以非常值得推荐去看一看
好,接下来呢,我们再讲一讲3分钟的讲述。那其实准确来讲哈,它是一个介于1分钟到8分钟之间的一个时长,大约要3~5分钟之间的一个时间段。它的播放场景呢,一般是在电台或者是短视频平台,你看哈,我们世界上大多数的歌曲其实也是 35分钟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长度的歌曲既能够表达出演讲者的情感,同时呢,也能让听众和歌曲之间产生共鸣,不觉得腻味儿最合适不过了。包括我自己的讲述训练营的打卡作业,也最后是要求呈现时间是35分钟,那这对于讲 书人有浓缩精华不讲废话的要求,那对于听众呢,他的收听或观看也是比较友好的
好,那我们再来讲 1 分钟的讲述。我们知道,微信生态里的语音或者是视频的设计通常是以1分钟为一个节点,每段的微信语音最长是1分钟。很多我们看到的一些短视频也是以1分钟为一个单元,包括早期的逻辑思维公众号每天有一个一分钟的语音分享,所以做的也非常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且,如果说你想要去做一个自我介绍,我也建议你控制在一分钟以内。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时间越短的讲书其实是越难的。我们普通人一分钟讲话大概是200~250个字,那1分钟的讲述最关键的就是不要贪多,要学会做减法,要做到惜字如金,字字珠玑。这对于讲述人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那有一个做法可以让你供参考哈,就是你每一天都去练习做一个一分钟的微讲书,久而久之呢,你对这个时间就有更精确的感知,你的口才也会越来越
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 1 分钟讲述的公式叫做书名+作者+核心观点+故事或案例+收获或感悟,总共有这样五个要素
那么根据这个方法呢,反复练习,你很快就能掌握一套输出200~250个字的讲述稿。那下面有一个小王子的讲述作品,其实就是按照这个公式写出来的。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哈
有一本书,自问世以来,全球畅销5亿册,发行量仅次于圣经,他就是小王子,作者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书里面有这么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个小孩儿,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小王子来自一个名叫B612的小星球,他怀着探索世界的渴望离开了自己的星球。他生性纯良,像精灵一样,把一切看的极为透彻,能看到成年人都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别人都认为飞行员画了一顶帽子,而小王子一眼看出来那是蟒蛇吞大象。这本书向孩子们展示了真实的成人世界,也试图把丢失了自我的成年人拉回到童年。正如作者告诉我们的,拥有一颗童心是幸运的,希望你历经千帆后依然童心未泯
好,这就是我们关于小王子这本书的 1 分钟的讲书稿。你学会了吗?
好的,到这里呢,我们来小结一下这节课的内容。我们讲到了不同的时长的讲述有什么样的异同点,不同时长讲书又有哪些具体的方法。下节课呢,我们会和大家去聊一聊,不同性格特质的讲述人该如何打造出专属的讲述风格
我们下节课再见,谢谢观看
(35-不同时长的讲书,怎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