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需要身心融为一体》,选材依据电影《狗十三》。
《狗十三》是由著名导演曹保平执导,张雪迎、果靖霖主演的。这是一部代入感极强的影片,莫名的压抑从始至终。影片围绕一条狗和一个13岁女孩的故事展开。讲述少女李玩由于父母离异,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正处于青春期的她渴望被了解,陪伴和爱。而在这时,她的弟弟降临了。爸爸为了缓和与女儿的关系,给女儿买了一条宠物狗。李玩为狗取名爱因斯坦,后来因为爷爷在遛狗的时候没注意,狗走丢啦。随之而来的是满大街的寻狗启事和全家人全盘出动的为李玩找狗。一条狗闹的全家鸡犬不宁,失去理智的李玩甚至将爷爷推倒在地。在爱因斯坦丢后,李玩精神恍惚,夜夜晚归。继母出了个主意,又重新买了一条模样差不多的小狗。李玩兴奋的同时又沮丧了起来。因为不理解成人善意的做法,孤独无助的李玩大半夜未归,致使多年未出门的奶奶寻孙女走失了自己。在找到奶奶后,李玩被发怒的父亲抽了两嘴巴,然后给爷爷奶奶道歉。待一切平静后,爸爸伤心的给坐在腿上的女儿说了句“对不起”。随着故事的发展,这条假爱因斯坦又因咬伤了弟弟,被爸爸送走。李玩再次像疯了一样挨家挨门店找狗。剧情的最后李玩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被保送到高中,爸爸高兴的问李玩“你想干什么,爸爸都满足你”。李玩轻声的说,“想知道爱因斯坦去哪里了”。当爸爸带李玩找到因绝食而亡的爱因斯坦后,李玩瞬时间长大了。在庆祝其考试成功的饭局上,李玩夹起红烧狗肉大口吃起来。在路上遇到真正的爱因斯坦时,李玩犹如陌生人般走过去,躲在一个角落里哭泣。在要听话的中国式教育里,李玩完成了她的成人礼。
整部影片给我印象深刻,让我为之触动的有两个镜头。一是电影开始,父亲从老师办公室走出来,一路小跑的跟在孩子后面,边追边说“李玩,给你点钱嘛,你想买啥买啥。”见孩子没有任何反应,接着打起了感情仗,“你爸忙的连个觉都没睡好,一大早被老师叫来你还生气?”典型的用金钱来弥补孩子,收买孩子。当今社会这样的家长比比皆是。平时因为工作上班忙或者做生意忙,没有办法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经常用钱来解决一些事情。凡是用钱能解决的,便不再挖空心思的去想其他的办法。生活中有很多这样富裕的孩子,除了钱一无所有。镜头二是电影中间的一个环节。父亲答应女儿去看《天文展览》顺便有个饭局。可是在饭局上,爸爸与叔叔伯伯们高谈阔论,似乎忘记了答应自己的事情。李玩如坐针毡。第一次看时间提醒爸爸“九点了”,被张伯伯看到。问爸爸有什么事时,爸爸说“没什么事,跟你张哥喝酒,是我人生最大的事”。第二次李玩看一下时间,没有做声。第三次李玩急不可待地对爸爸说“爸,要不我自己先走?”张伯伯看见后问“小李,有事儿?”爸爸急忙说“没事儿没事儿,娃急着去看《天文展览》,接着说人的事还没弄明白,还往天上看。”听到爸爸的调侃,李玩很是伤心,在弟弟背《三字经》时走出酒店,独自一人去天文馆。镜头二,为了面子,放弃对孩子的承诺。说到做不到,本来是陪孩子的结果却让孩子来陪自己。生活中,很多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不顾孩子的感受,答应孩子的事,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办不到。时间长了,孩子对父母的那一种相信便渐渐的消失。一个说到做不到的父亲,一个不信守承诺的父亲,一个拿自己的面子比什么都重要的父亲,如果是你,你会和他合作生意吗?
看完电影,我开始反思。在家庭教育中,到底该如何对我们的孩子进行高质量的陪伴呢?身心融为一体的陪伴,而不是用金钱去弥补,用肢体去敷衍,用语言去欺骗,用一句我很忙,没有时间,我要挣钱养家等等,为自己的陪伴找借口。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的小女儿今年六岁,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做饭。孩子写完作业觉得很无聊,就说“妈妈陪我玩一会儿吧。”我说,“你看,妈妈在做饭呢,做完饭陪你玩儿。”一句平常的话,孩子却生气了“你天天这样说,不是做饭忙,就是上班累,总有干不完的活儿。”接着孩子去找爸爸,让爸爸陪他玩儿“老师同学的游戏”,刚开始,父女两个笑声不断,玩了一会儿,小家伙又有意见啦。“爸爸。你怎么这么笨,连老师同学的游戏都不会呢,让你坐下非要站着。唉,真没趣,还不如找小朋友玩儿呢。”我过去看了一眼老公,立刻明白了。爸爸不是不会玩游戏,而是在玩游戏的时候心跑了。言语经常出错,只剩下整个人还杵在那里,当然没有意思啦。
我们的孩子是上帝送给我们的天使,他聪明机灵,能洞察父母的一切小心思。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慢慢的长大,慢慢的独立。不是他们不需要陪伴,只是他们学会了将自己包裹起来,学会了隐忍,学会了成人间的客客套套,学会了像大人一样生活。不管任何时候孩子都需要陪伴。很多父母会说,我们对孩子的陪伴一点都不少啊。可为什么还是教不好孩子?其实有时候,你所谓的陪伴,只是陪着而已,明明在孩子身边。可你却在低头玩着手机,偶尔抬下头,看看孩子没什么特殊情况,在低下头继续玩儿,或者是寸步不离的看着孩子,一日三餐,衣食住行,或许你将孩子照顾得很好,但却没有什么沟通。陪伴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应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种参与和影响应该都是相互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身也应该得到成长,这样的陪伴才称之为陪伴。
晚上给小家伙讲故事,你若懒洋洋的给孩子讲,孩子也不愿听,而且还挑三拣四的找你的毛病。如果你神采飞扬,声情并茂,偶尔带出肢体动作,小家伙就听的津津有味。因为他知道故事中充满着妈妈的爱意,妈妈是用心来给她讲故事的。
著名儿童教育家孙云晓说过“血浓于水的父母的陪伴存在,会让孩子变得更坚强,更勇敢”。身心融为一体的陪伴,更在于质,即用心,那么如何做到用心陪伴呢?
1,理解孩子的想法,家长和孩子要学会共情。
共情,就是要有同理心,感受对方的感受,站在对方的立场去倾听,接纳和帮助。父母要掌握孩子正常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同时要教会孩子能够理解你的想法。
很多时候,我们不要对孩子隐藏自己的情绪,要让他明白你的感受。如果有什么困难或心情不好的时候,别瞒着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什么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情绪,如何应对相应的,更容易培养出同理心。比如在单位遇到不顺心的事,回家与孩子说一说。让孩子明白,哦,原来妈妈也有烦恼呀,有烦恼说出来就好了。以后有事我也给妈妈说,只有理解孩子的想法。同时也让孩子理解你的想法。这样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互动沟通才更加有效,才会有一个更好的身心融为一体的陪伴。
2,注意沟通方式,掌握语言艺术。
在平时的沟通中,简单粗暴的控制型和命令是显然是不可取的。否则,不仅不能做到有效陪伴,还可能会伤害到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所以家长要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学会语言的艺术。尽量采用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来跟孩子沟通。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孩子更加容易从你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同时,不要用埋怨或指责的方式,而是要把自己内心的愿景传递给孩子。比如我们在督促孩子学习的时候,喜欢质问孩子“还在这儿发呆,你作业做完了吗?不许玩了,赶紧去看书。”这种质疑和命令的句式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反感。如果换成“对今天的学习是怎么安排的,不会的题都怎么解决的啊?”当然也要注意语气和语调,更加需要真诚。否则变成了阴阳怪气就更加糟糕了。
沟通不能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任何情绪放置在沟通里都会被孩子察觉。我们必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再给孩子进行沟通。早晨我叫两个孩子起床,对着小宝说“宝宝,今天肯定比昨天起的更早,睁开眼,让妈妈抱一下起床了,我们是一个不睡懒觉的孩子。”很快,小宝伸一个懒腰起床了。面对老大同样的话,我不想再说第二遍,毕竟年龄相差太多。我直接点名,孙名誉起床看书啦!结果没有任何反应,,连叫三遍还是在床上睡的呼呼的。原因在于我,是我带着有色眼镜来分别对待这两个孩子,可能老大也需要我带有爱意的温柔的叫起床。于是便和老大沟通,我们是大孩子了,要主动起床,这点要给妹妹做榜样。不要事事都和妹妹来比,觉得妈妈偏向妹妹。我们要仔细想一想,有时候是不是自己也有错误。不带情绪的沟通便有我们想要的结果,孩子同意了我的说法,并且说好每天早晨六点自己主动起床读书。
3,生活要有仪式感。
仪式感很重要,需要从小培养,比如和孩子,分享各自的兴趣。互相赠送礼物,或是和孩子用书面交流,还可以定期进行一些与孩子之间的休闲活动。比如选择在周末活动可以很简单,可以在家里玩玩亲子游戏,也可以出去跟孩子玩玩。比如到游乐场去动物园或者是去电影院,这都是不错的家庭活动方式。今天发工资了,本来说好出去吃饭的,孩子们也很高兴。如果我说今天妈妈请你们出去吃饭,好好高兴一下还是说妈妈不想做饭了,我们出去吃吧。很显然,第一种表达方式,孩子们的心情会更高兴一些。说法不同,带来的结果就不一样。
仪式感有种奇妙的魔力,就算再平常的小事,带着仪式感去做,就能够对抗生活中的消极因素。比如孩子生气的时候,你郑重其事的亲一下她的额头,我的小公主生气啦,生气就变得不好看啦。马上孩子的情绪都没有了,这是对生活深深的热爱。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仪式感能够增强孩子的感受,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比于陪着来说,陪伴或许更难,身心融为一体的陪伴,更需要我们去揣摩。这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孩子的所思所想,需要付出更大的精力,耐心。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哪怕时间和空间并不那么充裕,也能让孩子时刻感受到我们的爱。
陪伴孩子必须要身心融为一体,你若带有虚情假意,孩子立马给你反馈过来。所以在与孩子相处时,我们不能有其他的私心杂念,一定要精神饱满的,而不是敷衍塞责。站在孩子的立场和孩子一起产生共情,做到真正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