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的主线,关于生命的选择,与信任。
周三的共修课,提到“应该”“必须”是阴实状态的思维模式,也将营造一个阴实的氛围,施予对方阴实的、负面的能量。哪怕说的人初心是好的,想引人向善的,但“应该”“必须”的表达,给予对方更多的是压力。
阴虚状态的思维,会说,“来,我们来看看可以怎么做,更好的选择。”将主动权交回对方。
这一课,引发了自己对一些事情的反思,执着也少了些,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亦慎施于人。在自以为“为他人好”时,所作所为是否是对方的意愿、需求。换句话来说,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命主权,有自己的选择。尊重每个个体,相信每个生命。
于是,在站不下去的时候,问自己,“是谁让你站的?你可以选择站,也可以选择不站。两者的收获自然不同,你自己选择。”
(第17天的日志,只有一段话:这些天,都是一边怀疑自己,一边给自己打气。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也是一个人的战役,相信自己。)
另一触动,来自问答。
“你相信一个人的本质是什么?你愿意去相信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吗?”“难道因为他表现好就相信他,表现不好就不信了?众生那么苦,没有给阿弥陀佛任何力量,佛就不相信众生了吗?但是佛相信众生皆是佛。这就是区别。”
相信某个人、某件事情的本质是相信自己,跟外面那个人没有关系。这种信不因对方表现好坏、是否给你力量而改变。自信,同样不因自己表现好坏、状态高低而改变。在空性的世界,你本自具足,本自圆满。人人如是。故佛说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因妄想执着不可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
站桩第119天
点亮心灯 让每个生命自在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