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印度禅传入中国时起,至现在已经两千多年,这个过程中不断的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属于中国自己特有的中国禅学。下面梳理一下对于中国禅学传播做出重大贡献的几位始祖的主要贡献及一些圣迹。
达摩:佛陀第二十八代传人,师从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法师,本名菩提多罗,成年后更名为达摩多罗,达摩结束了佛教派系林立的局面,使佛法得到统一,佛教得以重振。达摩师父在圆寂之前,让他在印度弘扬佛法得到真谛后,就到中国传授佛法。所以,在梁武帝普通七年,达摩来到中国,开始了中国传法之路,中国禅学由此登上历史的舞台,在嵩山面壁九年里,他在石洞中写下了《易筋经》和《洗髓经》,关于他的事迹典故主要有一芦渡江,面壁九年,只履西归。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
慧可:二祖慧可,俗姓姬,名光,号神光,宣扬达摩留下的《楞伽经》,下面是慧可禅师与达摩的一段经典对话:
慧可禅师问道:“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祖师道:“诸佛法印,可非从人得。
慧可禅师:“我心未宁,乞与师安。”
祖师:“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禅师:“觅心了不可得。”
祖师:“我与汝安心竟。”
慧可恍然大悟,原来并没有一个实在的心可得,也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安”可安,安与不安,全是妄想。后因辩和法师陷害,将他迫害至死。唐时,成安县修建元符寺,以示对慧可的纪念。
立雪断臂一说就来自于慧可向达摩求法时,达摩祖师说要等到天降红雪,方可传法与慧可,慧可立即明白,当即拿到砍下手臂,由此,雪变成红色,达摩被慧可的执着所感动,遂传法与慧可禅师。
僧璨:三祖僧璨曾经是位居士,关于他的身世,历史上没有详细记载。僧璨四十多岁时就染上很厉害的风疾,病痛的折磨使他感觉到自己罪障深重,必须彻底忏悔,于是,前来拜见二祖。
僧璨道:“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
二祖道:“将罪来,与汝忏。”
僧璨答:“觅罪不可得。”
二祖道:“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
僧璨又问:“今见和尚,已知是僧。为审何名佛法?”
二祖道:“是心是佛,是心是法,佛法无二,僧宝亦然。”
僧璨听了慧可的开示,当下豁然开朗,明了自己的忏悔之地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就像佛法僧处,心即是佛,心即是法,所寻的佛法,应当在自己的心里面。
僧璨对佛法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改变弘扬佛法的方式,受众不在局限于上层贵族,而是开始广泛接纳底层民众。由在都市城廊建寺院转为在深山僻壤布道场。另一个就是将“头陀行”改为公开设坛传法,变“不立文字为着经传教。
他著有《信心铭》,以诗体写成,146句,四字一句,584字,该书用简洁的文字阐明义理,从历史与现实,祖师与信徒,教义与修持的结合上,大开方便,应机施肥教。被尊称为“鉴智禅师”。
道信:四祖道信本名司马道信,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普遍信佛,当时由于战乱,多数人出家只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佛法传播有限。道心就出生于这样一个时期,闻道在那皖公山有高僧传法,聪明的道信便去拜见僧璨。
僧璨问他:“是什么束缚了你?”
道信答:“无人缚。”
僧璨问:“既然无人束缚你,那你还求什么解脱?”
道信当即大悟,原来真正束缚住我们的只是自己的内心。如果内心不自在,不解脱,向外求解脱是没有意义的。僧璨见道信很有慧根,便在道信26岁时间将衣钵传与道信。道信在禅的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倡“择地开居,营宇立象”,固定了传授禅法的道场,在禅法思想上,形成了戒行与禅修结合,楞伽与般若诸经相融,知解与践行相扶,渐修与顿悟相连,坐禅与作务并举的禅风,禅理和禅法,从而把禅宗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是中国禅宗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被尊称为“大医禅师”“妙智正觉禅师”。
关于他的往事,著名的有“治愈皇太后”、“广济抗旱”、“降服强盗”。道信是中国历代寺院中,第一个被皇帝封为既通佛学又通医学的一代高僧。被尊称为“大医禅师”“妙智正觉禅师”。
弘忍:五祖弘忍七岁时被道信所遇见,道信叹曰:“此非凡通也······苟预法流,二十年后,必大作佛事。”在征得家人同意后,遂跟随道信出家。
道信与弘忍相遇时有那么一段精彩的对话:
道信问:“你姓什么?”
弘忍道:“姓是有,但不是常姓。”
四祖接着问:“是什么姓?”
弘忍答:“是佛性。”
四祖继续追问:“你难道没有姓嘛?”
弘忍答:“姓空,故无。”
弘忍性格比较沉默寡言,但他对于禅理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修佛之人必须明白,人的身心本身清净,不生不灭,没有分别。一颗自性圆满清净的心灵,便是自己终生的老师,胜过念诵十方诸佛。”修禅要法在于“守心第一”,守心是涅槃的根本,入道的要门以及三世诸佛的始祖,没有人不守真心便能成佛。被后世尊称为“大满禅师”。
惠能:六祖惠能,本家姓卢,得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了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被尊称为“大鉴禅师”中国禅的发展将迎来最为辉煌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