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曾经在苏州斜塘小学听的徐瑛老师的《珍珠鸟》一课,不仅为徐老师的优雅所折服,更为她精湛而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为学生发展着眼的教学设计折服。
课改的风似乎已经吹乱了大家的思想,弄得老师们不知道该如何教语文课,细想下,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因为我们还不能算是一名清醒的语文教师。如果我们能像徐老师一样做到坚持自己的语文教学观,相信在改革的大潮中我们一定不会迷失方向。正如魏书生老师那样,多少年了,多少课改的冲击都没能冲垮他的语文教育理念:“教师应牢牢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始终考虑学生的起点、能力和接受程度,不管进行哪些学习,不让学生为难,为学生着想。多研究学生的起点,同学生商量着学习。多培养学生的语文习惯。”如何坚守自己的教学思想呢?徐老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
一、对语文学习重点的把握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会说、会写,而课堂正是训练学生说写的主阵地。在这节课中,徐老师始终遵循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着眼学生的语言基础,在学生语言思路的引领下发展学生规范的语言。比如老师出示了一句话,问“这是什么修辞?”学生习惯性地回答是“反问句”。这时老师就适时追问:“老师问的是什么修辞?”学生才说是“反问。”“反问”与“反问句”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却反映了学生的思维现状和听课的专注能力。像这样的语言现象还有很多。再比如,一个学生在读书时把“睡得熟”读成了“睡的香”,老师就幽默的说:“你在读书的过程中还有自己的创作呢?老师觉得睡得香比睡得熟要用得好。但是还是请你再把原文读一遍。:这样,老师不仅可定了学生的语言创新之处,而且在肯定的过程中委婉的纠正了学生读书时的错误,既纠正了错误,又表扬了学生,激励了学生的语言创新思维。其实这样的元以内纠正看似很平常,但是却恰恰印证了徐老师的教育思想:“老师的语言本身就是另外一本教材。”
二、对语文思维训练的推进。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仅要交给孩子一定的语文知识,培养他的语文能力,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我们要交给孩子语文思维的能力,首先要从纠正学生的元以内错误开始。因为孩子在课堂上的表达与感悟并非都是对的。教师要能从学生的语言误差中捕捉到孩子思维的漏洞,因为“语言师思维的外壳。”这一点,徐老师就堪称一位“有准确而敏捷的语言洞察力”的教师。比如老师问“什么时候你很神气”的时候,学生说早上洗脸的时候。这时候老师就说:“你说的不对,那应该叫神清气爽。”从这句话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回答出错的原因似乎有两点:对词语的意思不够明确,,对词语的语境选择不够恰当。而老师直接给予明确的指导,让学生纠正自己的思维偏差。试想在这样细腻而严谨的语言训练中,思维训练中,学生的言说能力又怎能不提高呢?
三、对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在校的学习是要为他的终身学习打基础的,若干年之后,学生对于我们所讲的每一篇课文也许都会忘记,但是他从语文课中习得的方法却会伴随着他终生。因此在这节课上,老师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这种书写确实漫不经心的,写于无痕的,自然而然的随着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而出现的,并不是刻板的雕琢与打磨的表演式展现。比如说“你的这种读书方法是机器人式的读法”、“孩子们在读书时总是每个字都用足力气,这是读不好书的”等对读书方法的指导,都是伴随着孩子的读书出现的。比如抓住关键词句理解的方法,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方法等,都能和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达到水乳交融的效果。
整堂课,老师的幽默、机智、大度以及对学生的鼓励性的语言的使用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细细品味,并努力和自己的课堂结合,努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课堂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