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语

重庆闹电荒,常停电,这不,现在又停了。我和工友们只得步出车间,坐在厂区花坛的台沿上,等候那像武林高手一样来去影去无踪的电。下雨天打孩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大家就在一起天南海北的神吹。小黄这家伙特能侃,牛皮哄哄的,一副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的样子。我想打击一下他的嚣张气焰,便出了个谜语考考他,为难他一下:

“什么东西买的人知道,卖的人知道,就是用的人不知道?”

“棺材。”

“嗯,还有两刷子。”我赞道。

他洋洋得意地晃荡着跷起的二郎腿,鞋底的破洞直白无遗地暴露在我的面前。我们干车工的,皮鞋底被地上的铁屑磨出洞那是司空见惯的事,差不多一两个月就要换一双新鞋。我眼珠一转,于是就用他鞋底的破洞为谜底给他出了一个谜语:

“什么东西天不知地知,你不知我知?”

他冥思苦想了半天也不得要领,最后当我告诉他谜底时,他和同事们开心地都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让我不禁想起一些关于谜语的东西来,我清楚记得我人生中接触的第一条谜语是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上,题目就叫做“谜语”,谜面是这样的:

有时挂在山腰,

有时站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

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是月亮。简单易猜,这对于一个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说刚刚好。谜语有益智、增乐的功效,生活之中不如意之事常八九,时常用一些谜语来调济一下,开心一下,那是再好没过的事了。古代的人不是就常有猜灯谜、射覆等游戏吗?实在是值得我们后人继承学习。

谜语中顶有意思的是打哑谜。下面就来说几个:在一次猜谜活动中,主办方挂出了一幅画,画上是一条黑狗,栩栩如生,惹人喜爱。就在众人都在绞尽脑汁思考时,其中一个猜谜者二话不说,上来取了画就走,令人奇怪的是工作人员并不阻拦,反而恭喜他猜对了。因为画上面的是一条黑狗,就是黑犬,合起来就是一个沉默的“默"字,既然是沉默嘛,当然是不需要讲话的。还有一个猜谜活动是台上摆了一盆花,要求用哑谜的形式来打一《红楼梦》中的人物。一个人走上前来抱起台上的花盆就向工作人员打去,当然是装腔作势,点到为止。他猜的是宝玉的贴身丫环“花袭人"。曹老先生取这个名字的本意是“花香袭人”。这个谜虽然出得食古不化,生搬硬套,但从字面上看还是解释得通的,另一个哑谜则是台上放了两个鸟笼,笼中各有一只麻雀,笼子旁边分别摆了几个铜钱,要求打两个古代衙门术语。一个猜谜者走到其中一个鸟笼前,将铜钱揣入怀中,然后打开鸟笼将麻雀放飞,取意“得钱买放”,之后又走到另一个鸟笼前,同样将铜钱揣入怀中,却伸手将笼子里的麻雀掐死了,取意“谋财害命”。他虽然猜对了,我却实在没有鼓掌称妙的雅兴,出谜人忒也太歹毒了,为了一文字游戏,就要求活生生的害死一条生命,又何必呢?这种人就算做一个白痴都要比做一个聪明人好得多,可见聪明有时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这条哑谜针砭古代衙门时弊,颇为中肯,令人叹息。可喜的,现在的衙门得钱买放的勾当虽然俯拾皆是,但谋财害命的事到底鲜有耳闻,一般都谦让给劫匪们干去了。

在众多谜语中,就我个人而言,我却比较偏爱字谜,这种猜谜的乐趣也只有我们使用汉字的中国人才能享受得到。不少的字谜都编成了顺口溜,读起来琅琅上口,对处于识字阶段的学生来说,很能帮助记忆,比如“横着两捆柴,竖着两捆柴,二字跳进去,八字跳出来”是打一“其”字,“一点一横飘,中间羽毛毛,人儿虽不大,下藏三把刀”是打一“廖”字。有的字谜虽然没有歌诀,但也一目了然,比如“一口咬掉牛尾号”是打一“告”字,“加减乘除少一点”是打一“坟”字。费心思的也有,“心底只要颠倒”,将“只”字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旋转,颠倒一下,就变成了“总”字的上半部分,再用“心”字作底,就是“总”字。字谜既然雅俗共赏,那当然就少不了粗俗的“九十八和1”,是什么?合起来是一个脏词:麦子田里撒豌豆——“杂种”;“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跑,一个跳;一个吃肉,一个吃草;一个难追,一个难找。”初一看,吓一跳,这么复杂?其实这个字谜就象长舌妇的嘴,说得越多反而暴露得越多:那个大的、跑的、吃草的、难追的、就是“马”,小的、跳的、吃肉的、难找的,就是跳蚤的“蚤”,合起来就是“骚”字,有趣吧?

谈起字谜,就绕不开那个天下第一字谜。东汉时,十三岁少女曹娥投水寻父,被淹死。时人感其孝义,将她的事迹刻在一块石碑上,称为“曹娥碑”。碑文是由十四岁少年邯郸淳写的,写得文釆飞扬。大文学家蔡邕慕名前来参观,到时天色已晚,看不清字迹,便用手摸索着读完了碑文,并在碑后题了“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大字。当时没有人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曹操行军路过见了,便问下属何人解其意,恃才傲物的主薄杨修略一思索,便宣称明白了。曹操让他先不要讲,自己再想想,走出三十里路之后,曹操才高兴地说想出答案了,令杨修解释出来:黄娟是有颜色的丝绸,那便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即“妙”字;外孙是女之子,那是“好”字;“齑”是捣碎的姜蒜,而“齑臼”就是捣烂姜蒜的容器,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受辛之器”,“受”旁加“辛”就是“辞”的繁体字“辤”。所以“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合起来的解释就是“绝妙好辞”。当曹操听杨修解释完之后,高兴地说与自己的理解完全一致,随即又感慨地叹道:我的才华赶杨修要差三十里啊!

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名作《登高》中有一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有人居然用这句诗来作为谜面,打一“曰”字。解释是这样的:六朝时,东晋之后的朝代便是宋、齐、梁、陈。齐、梁的皇帝都姓萧,萧萧之下便是陈,陈的繁体字是“陳”,“陳”字无边和落木,就剩下一个“曰”字了。这种字谜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不过到底是怪僻了些,非杨修等八斗之才断难解之。

最后来个压轴的:

灯儿下金钱卜落,这苦心一一谁知道?到春来人日俱抛,欲罢去何日能了?吾心正焦,有口谁相告?好相交,有上梢没下梢。既皂白难留,少不得中间分一刀!从今休把仇人靠。千思万想,不如撇去了好!

这首小调的内容表面上看是怨念心上人,其实中间大有玄机,妙不可言!一旦参详出了谜底,你才会惊叹这首平常的小调才真是“黄娟色丝,外孙齑臼”。至于个中玄机嘛?呵呵,对不起,不讲了,不是山人我卖关子,而是来电了,车间主任老张催促我们该进车间车工件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1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02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566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58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67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5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64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91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9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2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8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3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