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焦艳丰《从教走向学》p19--30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期待的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备课首先就需要备目标,评课首先要评目标,它是教学的风向标,对课堂教学具有导向作用。
很多的时候,教学目标的主体成为了教师,真正的教学目标是应该指向学生。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学设计的起点, 制定教学目标的三个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不能割裂三维目标,彼此的关联。2主体性原则,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学生有选择的空间。3可操作性原则,教学目标要描述具体,能实施,能测量,要将三维目标通盘考虑,设计出能落实可评价的教学目标,教师知道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从知识的了解与记忆转变为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的培育,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对接。教学目标要定位与核心素养的落实,核心素养是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键,能力和价值观面对新况新问题,他们要能找到策略和方法,知道如何研究和突破,这样的素养需要在今天的课堂上进行培育,培育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切入口是问题解决。
教学目标是否落实了核心素养一个检验标准就是看教学设计是否给学生提供了充分体验探究的机会,是否将问题解决贯穿课堂,是否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联系。
教学目标要聚焦学科大概念构建,程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部分描述了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中,不同学科内容呈现发生了变化,一个共同点是从小走向大,从学科具体知识点的罗列走向概念,主题,单元和项目。
在数学课程的安排上,依据课程目标,注重数学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注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就是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将主题的内容是为一个整体统一进行考虑,通过整合主题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感悟数学抽象,学会逻辑推理,形成学科大概念。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对接,课程内容是载体课程那种呈现方式的变化,提示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跳出具体的知识点,从学科的核心价值出发,从学科的本质思考,聚焦学科概念,原理和学科思想形成这些学科的大概念,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