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努力跋涉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搞明白,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是什么?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所谓“选择”,就是“审分寸”。而“分寸”就是“本末轻重”。朱先生曾检讨自己年轻时,由于没能权衡好轻重,以至于花了很多功夫读了一些不值得读的书,写了一些不值得写的文章,也做了一些不值得尝试的事,感到懊悔不已。他说,要能权衡好本末轻重,就得有“价值意识”,也就是要搞清楚“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就好像那句:“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很多时候,面对选择,我们常常纠结,好像一种选择就是一种人生方式,两种选择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道路,但人生的选择题没有正确答案,因此我们在纠结彷徨中挣扎。我们不妨想一想内心真正的渴望的是什么,或许可以找到想要的答案。
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是孟加拉裔美国人,他从小成绩优异,大学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数学和计算机专业,后来又在哈佛大学读MBA,毕业后在一家对冲基金任高级分析师。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自己更擅长做老师,他能够用深入浅出的方式给孩子们上课,让他们很容易听懂。他还在业余时间录制视频课程并免费发布,但是这也占用了他大量的业余时间,于是他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一边是令人艳羡的高薪工作,另一边是没有收入、前途未卜的公益教育项目。
他选择了后者。这是一个在外人看来很难理解的决定,但是萨尔曼自己心里却很清楚,他明白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便顾不上其他,勇敢地选择了理想。辞去工作后,萨尔曼只能靠自己的积蓄来继续运作可汗学院,处境一度非常艰难。尽管他也会经常收到一些捐款,5美元、10美元,可这怎么够呢?幸运的是,不久后,两笔重要的捐赠让他的事业出现了转机,一笔是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的妻子捐出的11万美元,第二笔是比尔·盖茨捐出的150万美元。现如今,可汗学院已经发布了几千条教学视频,观看次数达到了数亿。并且,可汗学院所倡导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正在引发全球教育界的反思和变革。
萨尔曼·可汗的人生选择是非凡的,高薪的金融工作让人满意,但他选择了“内心的渴望”。
作者:dir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