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施,我们所有的了解都是通过一个成语:东施效颦。
一个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女子,因为不自量力,模仿了一下美人西施,整整被嘲笑了几千年。
“东施效颦”最早出自《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意思是:西施有心口痛的毛病,所以经常捧着心口皱着眉头,同村一个妇人看见西施的样子,觉得很美,便仿效着西施的样子,皱眉蹙额,走到街上。结果村子里的富人看到后闭门不出,穷人看到便带着家人赶紧离开。
师金说孔子到卫国游历必会受挫,颜渊不解其意,师金便拿东施学习西施此事来举例子,想说明礼义法度,应是顺应时代而有所变化的东西,一味照搬模仿,会适得其反。孔子所宣扬的在当时的时代已是穷途末路。
一.
你看,
东施,不过是随手拿来举例子的。
在一开始的出处中,她连名字都没有,她可能是村里的王翠花,刘大妞或者某某氏。她不过是村里的一个普通的女人罢了,并不出名。
后人为了便于记忆,便把此女起名为“东施”,连名字都与美女西施遥遥相对。
满满都是恶意呀。
关于她所有的记载,也不过五六十个字。
她的一生,就这样在历史上盖棺定论。
二.
东施,到底有多丑呢?
在我看来,她不见得有多丑。
古代四大丑女,她都没入榜。
随便举两个例子:
嫫母,史书记载她的长相:额如纺锤,塌鼻紧蹙,体肥如箱,貌黑似漆。
所以后世专用她的头像驱鬼用,特好用,比什么神仙桃木的都好用。
不好意思,这相貌,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可见,东施是还没有丑到这个程度的。
况且,四大丑女虽然容貌丑陋,但是这四位女子,却是历史上少有的贤良、有远见之人。
正应了那句话,人丑就要多读书。
然而,提起东施,更多的却是不屑和讥讽。
三.
既然没有丑到不能见人的地步,怎么就提起她人们满是讥讽之意呢?
既没杀人放火,也没有连累害人,怎么就群情激奋了呢?
来看“东施效颦”现在引申义:讽刺了那些不知自丑,不识时务的人,只知道盲目效仿,结果却适得其反,成为人的笑柄。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两个字——“作妖”。
不得不说,在那个年代,远不及现代网络社会的发达和信息流畅,所以人们见识少,普遍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所以在一个循规蹈矩的村子里,忽然出现了这么个异类。
所以大家开始孤立她,嘲笑她,避开她。
四.
说到底,她错了吗?
没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不经过尝试又怎知不适合自已呢?
没有模仿,我们怎么能学会说话,学会写字?
古龙在创作初期,也毫不掩饰地说,他在模仿金庸。
所有的创新,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更或许,人家也不过是一时兴起,就像小时候,我们披着床单学白娘子,却被人拿来上纲上线。
五.
所有人对东施这种类似于“网络暴力”似的排斥和远离,是因为她不合时宜的模仿吗?
未必。
人家嘲笑她,辱骂她,说她自不量力。
是因为东施,身为一个异类一般的存在,时刻挑拨着循规蹈矩的人们的神经。
“别白费力气了,你一个女人,学什么男人发展事业!”
“别傻了,人家XX没结婚,是因为人家有资本,你呢?”
我们都做过“东施”,也许是现在,也许是以前。
我们也都做过“嘲笑东施的人”,笑她蚍蜉撼树,异想天开。
六.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经借林黛玉之口作诗道: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
不过是普通女子的努力尝试,何须如此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