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别去照亮别人。 但是,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洋洋;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热量的人们。 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漫漫人生路》
校园欺凌这种事我很熟悉,虽然不曾发生在我身上但是我是旁观者,一个麻木的见证人。可能不只是见证人更是参与者。
初中,那个充满着两极分化,青春躁动,狂妄与挣扎的时代。我是实验班的学生,那个比普通班好点比尖子班差点的班级注定存在着许多可能。作为前十的学生我知道只有努力才能去更好的班级,只有比好朋友更努力才能一直超过她。我们这群受到老师喜欢,作为希望的学生,享受着单纯而美好的学习环境。
可是我知道,我们班还有另一面。我的好几任同桌都是混社会的的小混混,那时他们告诉我《坏蛋是怎样炼成的》有多么好看,做坏人就得拽,他们会告诉我二中的学生有多么“会玩”,一个女生几个男生怎么怎么样,他们哪天又去打群架了,哪天要找时间打一顿“陶记本”(教导主任),还有一些当时听不懂的词。在我心中这都是一些好玩的故事,知道遇见了朱,一个很酷,很有脾气,长的好看的女孩。当时她很讨厌胡,我似乎都忘记了她为什么讨厌她。我只记住了很多胡说过的话被她放大,还有许多丑化她的行为。而我绝不是电影里的女主,那种充满正义感的人。是的,我和她们一起笑话“胡校花”—那个父母为她买了一张公主圆床,却长得土土的女孩。直到有天的放学,我打扫卫生完,可是许多人都没走。他们一群人围着胡,我忘了他们有没有打她,我也忘了后来的许多事情。如今能回想起来只有我一个人站在旁边,木然且内心毫无波澜的看着一切。
这件事情我忘了,忘记了许多年。我一直不愿意回想初中的不美好,如今才发现原来我也是校园欺凌的参与者。我相信换做今天的我回到初中我仍然不会站出来对这种事情说你们不要欺负她。我深刻的知道,我不是一个勇敢的人,我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与大环境做斗争。我知道能保全自己的方法就是适当的怂,不偏不倚就对了。我能很清楚的明白什么样的人会被孤立,什么状态可以很好的融入一个集体,这种能力大概就是初中那几年学会的。在那个班级的小社会里,改变了我许多,而我没有学会勇敢。
我能一路成长到现在真的是命运的恩赐,当年初中差一点就走向了另一个世界,也许现在的我就是个社会上小混混,过的落魄而卑微。后来高中分班,我们成绩好的都去了好班,这些校园欺凌我再也没见过了,比起那些在二三楼的学生,我们五楼的学生再也看不到那些到群架的事,就算偶尔听说也就当个小故事过了。我不知道那群小混混过的怎么样了,那些遥远而熟悉的名字,也许再过两年我就忘了他们,留下的就是一个个轮廓。社会的分层其实很多年前就开始了,那些校园霸凌在大部分人的人生中终究会变成一个浅浅的记忆,无形的影响着人的一生。
从初中到大学,我一直都喜欢着穿白衬衣,阳光,美好,温柔的男生。不关乎长相,只要气质好我就看着很舒服。看《少年的你》的时候,看着小混混的易烊千玺,我心里想的是,我果然只看气质,大佬这么帅,变成小混混我就不喜欢了。慢慢的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一直向往着光明和美好。每一步走来我都怕一个不小心就堕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我不喜欢小人物的挣扎,因为小人物的挣扎充满着痛苦与无可奈何。我一直以来都在逃避这种生活,小心翼翼的行驶着自己小船,只为了自己更光明和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