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写下这些文字呢?
其实是想梳理心中的思绪。一直在纠结,到底是要稳定,选择将就、勉强?还是要在躁动的年纪,大胆的奔跑一回?
脑中一直在思考,心中一直在翻腾,我到底要怎样?
一直到现在,都未曾有定论。
那么,与其想那么多,束手束脚,不如先不管三七二十一,理理再说!
话说,到底要不要试错?为什么要试错?
试错,其实是一个自我了解的方式。一直以来,我们按部就班,上学读书,毕业找工作,成婚生子。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好好了解过自己,按照这个模式,走完自己的一生。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悲哀。
而试错,会让你更接近自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迷茫?因为不够了解自己~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想成功,最终跌得头破血流还是没能达成心愿,还是不够了解自己!
人是复杂的,也是多面的。自己,好多时候都不是我们以为的自己。和外界的每一次碰撞,都会反弹回来一个自己。越往深处走,越能看清自己。
在前进的路上,试错是过程,不是结果。所以,可以不必太过害怕。
想起之前的邻桌阿顿,在填报志愿时,全然不知自己将来要干什么,稀里糊涂的填报了医学院校。然后他用四年的时间尝试,发现自己还是无法爱上这个行业,于是在毕业后他兜兜转转进入了和他专业天差地别的销售领域,尽管有些波折,但他找到了他可以为之托付热情、精力的东西。
也许你没那么幸运,一次就能通关。但没关系,因为你总能从中获得些什么,比如找到你不想、不要、不愿。
什么年纪最好试错?
试错要趁早。房琪在《真希望你也喜欢你自己》中这么说:“年轻就是资本,这种资本不是金钱的代名词,而是你正拥有着很大的被包容度和犯错空间。”
我很认同这句话。在我们还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或者身上的担子还没那么重,又或者还没被束缚的太厉害的时候,我们的勇气和精力相对来说是最足的,错了以后,被宇宙的包容度也相对会更大。可以说,这是试错的最好时机。
要是试错也没找到自己喜欢的,没找到自己目标怎么办?
房琪曾说:“也许明天不会因为我们的不断试错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但人生总是拥有无限的可能,相信总有一天,你会在一次次的试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那里一定藏着只属于你自己的正确答案。”也许这能给你答案。
不断试错,也许你可能还是找不到自己的目标,但是,通过这一次次的试错,你定然会明白你不喜欢什么,讨厌怎样的状态,而后慢慢感受到让你乐意为之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到底是什么。排除掉一些干扰的选项,会让你更快的接近属于自己的赛道。
至此,我或许找到了我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