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14.25)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通译】
蘧伯玉派使者前去拜访孔子,孔子让使者坐下来问他说:“先生最近做什么呀?”使者回答说:“先生总想减少过失而做不到呢。”使者回去之后,孔子赞叹说:“是一个很好的使者,一个很好的使者。”
【学究】
卫国大夫蘧伯玉敬重孔子的学识和为人,于是派使者前去咨询孔子如何减少自己的过失,孔子就以周礼的礼制接待使者,并给了一些建议,而孔子赞叹使者懂得周公之礼,所以有了这样的一段对话。
要了解一个人的为官之道,就看他的下属做事是否合乎规则;要了解一个人的为人之道,就看他的朋友相处是否合乎礼仪;要了解一个人的持家之道,就要看他的儿孙成长是否合乎道义。孔子正是通过使者的一言一行来了解蘧伯玉的真诚与否。
人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如果在相处时被眼前的一些假象所迷惑,便不能全面掌握一个人的信息,这样的情况下所做的判断必定会产生不客观的认知,导致彼此间产生误会或者隔阂。孔子的这种镜像观人能力的确是一种非常客观的方式。
【原文】(14.26)
子曰:“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通译】
孔子说:“不在某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这个位置上的事。”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会超出自己的职责范围。”
【学究】
这是儒家特别经典的语录。
儒家伦常理念特别清晰,就是告诉大家不要做不着边际的事,否则就是吃力不讨好,得不偿失。
到底是脑袋决定屁股,还是屁股决定脑袋呢?孔子在这样已经明确告诉屁股决定脑袋。也就是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要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一旦位置模糊,关系就自然混乱。
社会是个大家庭,每个人在共同的目标下做各自的事情,便能达成最后的目标。最可怕的是有人总是把自己当成判官,成果要分享,责任不共担。
【原文】(14.27)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通译】
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辱。”
【学究】
说和做其实并不矛盾,怎么说怎么做,也可以怎么说不怎么做,只要所有的任务和结果只针对自己一个人。
可是人总在社会中,说话成了与人相处的一种交流信息,那么当你把话说出去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信息的交流,对方就会因为你的话产生对应的认知,一旦因为你的表达而产生的结果与预期不一样,就会产生矛盾。所以说话是需要相当谨慎的,不要说你的话对方能百分百接受,很多时候对方总是选择性接受,那因此而出现的结果真的难以预见。所以孔子奉劝大家一定要谨慎言语。
与其言过其实,不如脚踏实地,先做再说才是正道。
【原文】(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通译】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之人不忧愁,聪明之人不迷惑,勇敢之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
【学究】
这三句话就是仁、知、勇。在《子罕》九章中也说到,这里再一次提出,说明孔子在不断强调作为君子应该具有的素质。
无论仁德不忧,无论聪明不惑,无论勇敢不惧,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明锐的觉察,也就是所有的行为表达都要有智慧。
真正的智慧不会在乎具体的行为表达,因为只有能驾驭行为的人,思想才是清醒的,怎么做都能回旋。
道总在德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