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到哪里,能量就到哪里;
目光没看到的地方,就会缺乏能量,
就像花木缺少阳光,就会失去了向阳的光彩。
眼神传递能量
眼神的表达,在沟通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眉目不止可以传情,还可以进行很多沟通的动作,更重要的是可以进行能量的传递。
看着对方代表重视他
当眼神看到对方的时候,首先是一种尊重。当我们鄙视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说:「连正眼都懒得瞧他一眼。」懒得看他,表示不重视他、不喜欢他。当我们在沟通的时候看着对方,也会让对方觉得我们是重视他的、尊重他的。
被看到的学生会更认真
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如果能够常常去看到学生,那么学生会觉得老师在意他、重视他,因此上课也会更加的认真,当然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反过来说,老师瞧着地板、写着白板、看着天花板,而不去看学生。那么学生会觉得老师不在乎我,或者老师没有看到我,我就可以玩手机、打瞌睡、做其他的事情,然后就心不在焉了,最终的学习效果当然不好。
「看」不等于「看到」
「看」跟「看到」是有区别的,眼光扫过去,没有聚焦在某一点上,那叫做「看」。
眼睛看过去,看到对方,对方眼神有反射回来,那叫做「看到」。因此不能光「看」而已,而要做到「看到」,才会有效果。也就是眼神跟学生或者是沟通的对象,要有所交流,那才是好的眼神沟通方式。
不要对着白板讲话
有些老师,一讲起课来,会对着白板或对着投影片滔滔不绝的讲,而完全无视于学生的存在,只是纯粹的陶醉在自己专业的讲解当中,这样的状况是非常要不得的。因为这一种状况叫做「独白」,这完全不属于讲课或者是演讲的状态。
当讲到某个重点的时候,老师可以看着投影片或指著影片,但是看完之后,目光与眼神要马上回到学生的身上。毕竟我们授课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投影片或白板。
做完笔记立即看着说话者
如果我们是听讲者,或者是学生,当听到很重要的部分的时候,我们可以低头做一下笔记,做完笔记之后,要立刻抬头继续看着讲话的人,不可以埋头做笔记,就忘了说话者的存在。
能量提升能量
要善用眼神的能量,去提升被沟通者或学生的能量。让沟通的另一方,因为你眼神能量的关注,而充满着兴趣、充满者生机盎然的能量。
千万不要因为紧张,或者是课程讲久了就麻木不仁,于是就不敢看或忘了看到你的沟通对象或者是学生。而是要充满兴趣的、关心的,去看到你的沟通对象和学生,让他们因为你对他们感兴趣,而开始对你产生兴趣。
这个时候,整个沟通的场域,都会充满着生机盎然的能量,这样的能量会使整个沟通的场合,或者是授课,都变得非常有力量。于是最终的沟通,和上课的效果,也会呈现得特别有好的结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