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大学从哪来,是什么意思?
大学的要领《三纲八目》
原生态的大学和朱熹版的大学是什么关系?
朱熹推行大学教育是欧洲的大学是什么样子?
从学校创设的差异看待中国和欧洲制度形成上的本质不同。
为什么欧洲经典学术著作名称长?
- 大学中庸的注释,原创性强,叫做章句;论语和孟子的注释,引用了程颢,程颐兄弟和其他人的意见,所以叫集注。
- 四书由浅入深的次序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 大学即大人之学;大人就是统治者。
- 科举考生基本与统治无缘,因此大学和其现实意义还是具有矛盾的。
- 宋朝的礼学把传统的儒学向着思辨哲学的方向发展,做出许多过度深刻的解读。
- 古汉语是第一流的诗歌语言,但不适合哲学思辨。
三纲八目——大学章句之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纲领
- 朱熹认为:明德是明天理,所谓天理,就是抽象的规则,是宇宙的真理,是最高的善。人一降生,就不抽象了,就有气质。
- 气质是物质性的,有各种缺陷。可以被看成各种各样的容器。
- 亲通新,把旧的除去,推己及人。
- 一个人将明明德、新民做到机制,就达到了心存天理,灭人欲的功夫。
八条目
- 八条目是明显的宗法封建社会的政治逻辑,而如今发生了观念的错位,甚至是相反的逻辑,已经平天下了,自然就是道德楷模。
- 格物致知的解释:从天地万物中寻找规律,向外求;王阳明是从内心中寻找定律,向内求。
小学和大学
- 小人本平民,大人为君子。但小人之学,和大人之学被朱熹概念模糊化了。
- 小学培养行为规范,大学注重明理。学业由事及理,格物致知。
西方学校自下而上的建立
- 欧洲大学发源于第二次文艺复兴,是中世纪的产物。
- 最古老的大学实际上是学生组成的行会。
- 学生行会的意义,在于获得议价权,雇佣教员。
- 教师为了抗衡,也组织自己的行会。
古老大学学什么
- 三科:语法,修辞,逻辑
- 四艺: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 实用主义主导中世纪大学的课程,贵族传统失效。
- 学生们没有什么崇高追求,只为了学一门谋生的手艺而异。
- 中世纪大学对逻辑学高度重视,导致西方学术重视严谨性和可交流性的传统。
中西方教育的其他思考
- 中国课堂上尊师重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要求,老师代表权威。学生就不会有主动性,只会被动接受。
- 而西方大学的主导思想是为学生服务的,老师有义务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