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可以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记得这是小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讲的是蝙蝠利用神奇的超声波可以进行近乎完美的“盲眼飞行”。当年的我在学完这篇课文后,立刻萌生了挑战蝙蝠这一“特异功能”的想法。
正是课后的第二天,一只蜷缩成一团黑乎乎的死蝙蝠便出现在了老师的讲台上,任由同学们大呼小叫地围观着,而我则得意洋洋地冷眼旁观着一切,等着老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蝙蝠的“特异功能失灵了”,会在昨天被我轻易地“空中击落”?
农村那时蝙蝠太常见了,夏日傍晚,场院上空随处可见低空盘旋穿梭捕食的成群成群的蝙蝠。为了完成挑战蝙蝠特异功能的“伟大壮举”,我用最快速度吃了晚饭,顾不上妈妈的询问,只抹了一把油嘴,头也不回地就飞奔出了家门,顺路叫上了玩伴国强和大良,直奔离家最近的“五队场院”而去!
果然,场院上空有大量的蝙蝠在低飞捕食着蚊虫,虽然傍晚天色渐暗,但丝毫不影响它们展示高超的飞行技巧,上百只蝙蝠貌似“乱飞成一团”,似乎又遵循着某种规律,绝无碰撞情况发生,都很好地保持着安全相遇距离。它们就像一架架小型战斗机,在空中上下翻飞、忽高忽低,时左时右,对空中飞舞的蚊虫展开大面积围剿。偶尔也有“高手”从斜刺里杀出,一击而下的,几乎触到地面时却又变换一招海底捞月,急转而上,那姿态甚是优美!
即便如此,对于今天的行动我依旧信心满满,这些小蝙蝠恐怕不会知道,此时站在它们下面的小孩,正是本村石头丢得最准的“小投手”!我摸了摸兜里那些精心挑选过的趁手石子,有种出手就能命中的预感!“嗖!嗖!嗖!嗖!”在看准了离自己头顶最近的几个目标后,我便毫不犹豫地出手了,而且是一连四发,一串石头“排着队”朝目标飞去,这个也是我的“独门绝招”!
本想着可怜的小蝙蝠们这次可是“在劫难逃”了,谁知那几个目标几个灵活地闪躲,瞬间从石头的缝隙间抹了过去。
“哇塞!它们居然躲过去了!”大良仰着脖子喊了起来。
我有些不高兴了,居然失手了!我可连树上的麻雀都打下来过一次,在这里怎就不灵了?
“大良你去捡几块石头从东往西打!”“国强,你从西往东,我在中间!”
“准备,开火!”
多个石子几乎同时升空,朝蝙蝠军团打去……
结果依旧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而给了蝙蝠们展示技术的机会!
“开火!”
“开火!”
“开火!”
……
一轮又一轮的“齐射”,直到我们三个都累得气喘吁吁坐在了地上,仍旧一无所获!
忽然,我眼前一亮!
我发现很多蝙蝠都会从场院旁边的稻草垛上空飞过,而最高的稻草垛足有五、六米,如果站在那个上面,再拿个长竹竿,就可以够着低飞的蝙蝠了!
说干就干!三个人随即改变了策略,人手一根竹竿,冒险爬到了草垛顶上!蝙蝠们似乎并不怕人,就在我们身边飞来飞去,我死死盯住每一个飞向自己的目标,把手中的竹竿抡得呼呼风响!终于,“啪”的一声,一只蝙蝠被脆生生地空中击落,在地上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
我兴奋地从草垛上一出溜滑下去,三步两步就窜到了近前。这个战利品来之不易啊,我得好好欣赏欣赏!
我用双手左右拉起蝙蝠的两个翅膀(当时还不知道好多蝙蝠身上可能会有致命的病毒和细菌,因此也不害怕。),开始仔细观察起来:它长得好丑啊,像个小恶魔!一副老鼠的丑恶嘴脸,还长了个“猪鼻子”;脸上除了露出来的黑红皮肤,其它地方都覆盖着油腻腻的黑绒毛,身上除了翅膀以外也都被黑毛包裹着;翅膀则很诡异,是薄薄的一层肉膜裹着几根骨头架子,有点像“风干的卤鸭掌”;这玩意居然能飞?而且还飞得那么灵活?望着手里这个“用两只卤鸭掌飞行的耗子”,我着实有些不可思议。
“呤……”上课铃响了,前边围观的同学们都迅速跑回自己的座位坐好,像我一样期待着老师的到来,讲台上只剩那只可怜的蝙蝠依旧孤零零地躺在那里。随后,带着黑色四方眼镜的李老师便踏着刚刚结束的铃声踱进了教室。不知是班长太兴奋了还是太紧张了?居然忘了喊起立!李老师并没有在意,因为此时它正盯着讲台上的那个黑色“小怪物”出神。
“这是谁放的?我想可能是有什么问题想问我吧?”李老师随即便猜出了大概的端倪。
“是我,老师!”我骄傲地举手示意,站了起来。
“什么情况?说吧。”
“是这样的,老师。昨天咱们学了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我怀疑蝙蝠的超声波并没有那么强大,就想实验一下。这个就是我昨天用竹竿从空中打下来的蝙蝠,它们根本躲不开迎面打来的竹竿,它们的超声波是失效了吗?”
李老师略迟疑了一下,然后推了推眼镜说:“是的,它的超声波没有发挥效果。”
“啊?”下面同学们一片哗然。我得意地转头扫视着他们,还特意冲着国强和大良挑了挑眉毛。
“同学们,静一下,听我说完。”李老师微笑着伸手示意大家安静。“同学们谁能告诉我,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老师没有继续解释,反而向我们提出了问题。
“340米每秒,这个您讲过。”我抢答道。
“对!很好。蝙蝠是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定位的,前方障碍物反射的声波传回它们的耳朵,大脑才能够根据情况指挥身体躲避,这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秒钟。”
李老师顿了顿继续说:“一般的蝙蝠飞行速度是30至50公里,也就是相当于每秒8至14米。你打中蝙蝠的竹竿我猜应该不会超过3米长吧?太长你也抡不动。当蝙蝠以每秒8米以上的速度飞向你,在三米以内突然遇到前方几乎以同样速度打来的竹竿,可想而知结果是什么?蝙蝠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打中了。”
“哦!”同学们全都焕然大悟了一般。
“老师,我还有个地方不懂!”我似乎并想就此认输。“那为什么仿照蝙蝠原理给飞机装上雷达,却可以起到安全的效果,要知道飞机的速度可是要比蝙蝠快多了!”
“呵呵呵”老师笑了起来:“首先飞机雷达发射的可是电磁波,不是超声波,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几乎接近于光速,那快得可不是一点半点了吧?另外,雷达的探测距离都是上百公里,给了人们提前预判和反应的时间,所以会安全的多。”
“哦,我知道了,谢谢老师!”我挠着头悻悻地坐下了。
“同学们这种求知和探索的精神值得的发扬,以后不管有什么想不明白的问题都可以来问我,不过最好不要再把一些东西拿来学校了。但而且,我在这里还要提醒一点,蝙蝠这类的益虫以后还是不要轻易伤害它们,好吗?而且大多数蝙蝠身上也携带着很多病毒和细菌,千万不要再用手去碰它们了。”
“知——道——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李老师看我似乎有些尴尬,随即又补充道:“要不然你们这些孩子神通广大,什么都能弄到学校来,什么猪呀、狗呀、蜥蜴、蟾蜍、大蟒蛇……这里还不“闹灾”?别说讲课了,老师先被吓跑了!哈哈哈。”
“哈哈哈……”教室里笑成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