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晚了,但还是决定写篇日记再睡觉,我知道写了也不会有多少人看到,就随便写写吧。
写作其实和艺术创作有些共通之处,都需要一点技艺和才华才能出作品,我这笨拙的写法不知道牛年马月才能写出头,不过我已经学会了调整心态,不那么刻意的为了写作去写作,这也许也算一种个人风格?
六安这个小城市,基本上没有文体活动,偶尔会有不太出名的过气明星过来慰问演出,捞点小钱,还有就是举办城市马拉松,基本上参加的都是单位和皖西学院的大学生,普通老百姓的文娱活动大多局限于棋牌室茶楼麻将馆广场舞。想看个音乐节还得坐高铁开车到其他大城市,我从来没看过有人在等车或者坐车上埋头看书,只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手机开着抖音短视频莫名其妙的哈哈大笑。
本地其实是有类似作家协会书法协会的组织,但是都是一些单位退休老干部聚在一起互相吹捧自命清高,附庸风雅。
好怀念大学时期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那时候可以一起参加各种社团,琴棋书画,五花八门,街舞,篮球运动会,说唱嘻哈,诗歌朗诵,作文比赛,各种活动晚会,自己办报纸,看到自己写的东西发表在纸上,那种自信和快乐,渐渐成为遥远的回忆。
明天一觉醒来又是上班工作,养家糊口,精神上,为家庭琐事耗尽精神,肉体上,日复一日死气沉沉的机械般的牛马生活。
就这样蹉跎岁月吗,我时常在想:要不要有点梦想和追求?
我是个软弱的人,我不敢反抗生活本身,写作是我唯一能表达的反抗。只有在写作的时候我才能感觉到自己有了那么一点价值,而不是就这样平平庸庸的老去。
上大学的时候还会有共同语言的朋友,哪怕你热爱古诗词,她喜欢民谣吉他张爱玲,他爱艾米纳姆,外国名著马尔克斯,村上春树,都能聚在一起互相理解欣赏。
这也许就是生活的落差,改变不了环境,也许应该学会试着改变自己,让自己不那么忧郁,幽默风趣一点,毕竟六安不是斯德哥尔摩。
大学时一位老师曾教给过我一句话:要学会发现生活之美。
我终于知道那年高考命题作文为什么是《带着镣铐跳舞》,《我手写我心》,原来这些出题的老师曾经也是过来人,有时候人的确是戴着枷锁活着,有些是生活的压力,有形的枷锁,有些则是精神上的枷锁,绝大部分人可以不去寻求活着的意义,但是作为一个写作者,我觉得自己一定要去追求那道光。
夜已深了,今天的千字文差不多糊弄完了,今年的夏天感觉已经快延伸到冬天了,空气里有点夏天的味道,季节错乱,是来自太平洋深渊的厄尔尼诺还是拉尼亚在施展自然之力吗?
在古代有个穷人家的孩子叫马良,他特别喜欢擅长画画,有一天他梦见自己画的东西都活了,醒来发现什么都没改变了,还是那个地点,那个人,又是努力找生活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