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出台有1年半了,我也自由职业1年半了,一直在自己喜欢的心理咨询道路上深耕着。
双减后,我失业了,那年我正好40岁,我没有再去寻找其他工作机会,顺势做起了自己一直非常想做的自由执业的心理咨询师。
因为我不想从自己喜欢的教育心理行业中离开,也不想又上紧发条每天疲于奔命,我只想按照自己的心意来生活。
更何况疫情后,我们没有老人带娃,我和先生要考虑两个孩子如何接送,如何照料的现实问题。
没了工作,自己的事业又一时半会儿没有那么快做起来,自然就要开源节流。
首先是重新规划日常生活开支。
之前我也没有记账的习惯,而现在更多的时候要去思考每个月生活费究竟需要多少。在保证全家人营养的基础上,不铺张不浪费。
买菜时多看看附近的菜店,哪里性价比更高,然后逐步摸索出,买肉鱼虾去哪里,买菜及水果去哪里买,还会留意一下打折和减券的规则。
其次是减少外出用餐。
自从每天在家吃一日三餐后,自然生活成本下降了很多,我们也会刻意减少外出用餐的次数。能回家吃就不在外面吃,一家四口每周吃一次少则100,多则200、300,都够一周的菜钱了。
但遇上朋友来上海,该请还是要请。前一周老公的老同学从云南过来,老公就把朋友安排在家附近的一个餐厅,还叫上了在上海的几个同学,一顿饭花了近1000块。虽然有些心疼,但人情往来也是不能省的钱。
最后是爱上资源分享。
自从失业后,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泡家门口的街道图书馆,我把它称作我家的书房。
因为平时周末一家四口都会过去,暑假更是常驻在那里。
也因为我现在有了更多的时间,所以也更留意家门口的便利资源。
尤其当我发现家附近的各个睦邻中心都会有丰富的活动,更是欣喜。他们大多是和大学一起合作举办的,好像有的睦邻中心是大学的实践基地的说法。就比如我家附近的睦邻中心总是邀请所在辖区的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的学生来给小朋友们公益授课。
所以孩子们很喜欢去参加,一来孩子们都喜欢各类活动,二来孩子们对这些大哥哥大姐姐有天然的崇拜。
有一次机缘巧合,我在现场帮着活动拍了集体照,无意间加到了复旦学生的微信,这位大姐姐语音给大小宝鼓励,说期待他们也考入复旦大学,一起做校友。我家宝子们甭提多高兴了。
当我发现了这些好资源,就经常跟住得近的同学家长、朋友分享,后来好的活动资源、渠道也越来越多。最开心的是,竟然报名了800元一学期,16次的秋季兴趣班,这要是在商业机构,根本是不敢想象的。
这一切都发生在我失业后,我要思考如何开源节流,如何把钱合理分配,如何做个更智慧持家的妈妈。
有时,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处在焦虑中。其实想来现在的日子,全家人都是很幸福的。
虽然原先我有非常不错的薪资,让我可以不假思索的花钱来省下时间,但似乎少了一份从容笃定,更多参杂的是焦虑茫然。
虽然现在薪资跟原先相比打了折扣,但慢下来、静下来,也让我愈加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去做一个不铺张、更懂生活经的智慧妈妈。
所以,失业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掉了对生活的信心,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