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需要感觉。
有时候小孩子才能写出有趣的文章。
从高中开始,我写文里面的那种天真活泼消失了。当它消失以后,我才意识到那是一种多么重要的东西,它给任何平淡的叙事增添了一种趣味。
记得我初中时候写过一篇文章,叫“今天钓了三条鱼”,根本就是件很无聊的事情,我出发钓鱼,钓上了三条鱼,但是现在读起来感觉轻松愉快,诙谐幽默。这种字里行间的一种天真无法模仿。当它消失以后,你只能悲叹,为什么这种东西消失了,你都不知道怎么样再去重新得到它。
文章讲究气质,谁也不知道气质是从哪里来的,每个读者都有自己喜欢的文章,一眼能够读出这是不是自己喜欢的气质。
现在我自己的文章,我自己看着都不喜欢,想说点什么,遮遮掩掩的不说清楚,有时候似乎有点道理了,就翻来覆去的说,啰嗦。
努力也没有办法能够雕琢出一篇有天生气质的东西,你可以这里去一个字,那里加一个字,但是整篇文章总是感觉欠缺一种生动。
如果写作被称为一种艺术,也许正是因为它需要一种灵感,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
当然,有些作家并不赞同这种说法,有些作家倾向于努力简单,把语言写得平实一点,越平实越好,最重要的是里面的想法。
真实的想法就很有趣。天真有天真的好处,不会流于概念。就好像我现在的问题,用很多概念将自己包裹。其实是一种根本没有想透的伪装。
当你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明明是流水账,却依然有一种天真无邪的有趣; 当你什么都懂的时候,明明是平实无华,也自然能写出吸引人的文章。讨厌的就是我现在这样,既不是什么都不懂,又不是什么都懂,懂点啥也都不深刻,所以不管写点什么东西,永远就像是云里雾里着。既说不清楚话,也讲不清楚事,这样的文章自然没有什么意思。
这个时候就算看透了这个问题,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想要往上走,要了解透事物的真相,这未免太难了一点。人说四十不惑,只是我过了40却依然惑的。很想要往下走,装出一副一无所知的天真模样只怕也难了一点。白布上过颜色以后再怎么洗,也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洁白如初。
所以就算是写给自己看,我也总是这种不满意,不能再看下去。想来想去,只能给自己定下几条规定。
第一条规定,一个意思不要反复的说。不解释。
第二个规定就是。重复上面的第一条。没了。
照这个标准看我今天写的这篇文章大概也就只能留下一句话吧。
当然必要的重复还是需要。也许写文章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怎么样让重复变得有趣。
按理说这个天下没有什么新鲜的道理,我们所做的事情也不过是在重复古人已经发现的道理而已。
如果用重复的方法说今天钓了三条鱼,该怎么说呢?
今天了三条鱼,一条给爸爸一条给妈妈一条留着自己吃。
今天钓了三条鱼,三条都是小鱼,最后我把它们都放了。
这句话反复的说了好几遍,还是察觉不到其中的乐趣。
我终于觉得我失去的不是文风,不是文章的气质。
而是年少时那种提着一根鱼竿去钓鱼,就感觉拥有天下的快乐感。
张扬的自信,对于对着文字的读者来讲,不求深奥的真理,也许最有趣的阅读快感就在于这种无知的张扬。
读文章,就好像看别人表演,没有人喜欢看平淡无奇的表演,大家都喜欢夸张。
所以写文章的人不自觉的就变得夸张了。
从这么角度上来看,如果想要去找回那个天真幼稚,写文章的人就自己又去重新变成那种天真幼稚的模样了。
那么算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写没有人愿意看的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