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市郊爬山,天气大好,踏青的人三三两两铺满山坡。事实上我可能有好长时间都没这么切切实实地把自己交给户外,一口气把微信运动从绿色走成红色。一个人久了就基本隔绝了漫山遍野撒丫子放飞自我的“浪荡”,周末一到就只想安安静静地躺尸,把自己交给时间本人,任其消磨和挥霍。独处是件恐怖的事情,会有一种不受控制的惯性,刚开始一个人会感到无聊,慢慢地有些无所适从甚至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心慌,但时间一久就会渐渐适应了这种无人相伴的状态。既定的定义里把这种没人陪伴的状态叫做“孤独”,但孤独久了反而会变得有些享受这种无拘无束的感觉。有人说,智者最大的能力不是游刃有余地待人处事,而是能心手相应地处理孤独。但我并不觉得孤独就因此变成一个褒义词(它至少是一个中性词),你到底会不会因为没有男女朋友而感到“孤”和“独”,很大程度上并不在于自我内心的是否强大,而是取决于你有没有真朋友,或者你交到了什么样的朋友。
昨天爬完山打了辆顺风车往回走,接单的恰好是曾经住在我现在住处的年轻人。所以一上车小伙子就开诚布公地聊开了。他说今天是去开发区帮朋友搬家,他跟自己的哥哥开着商务车来来回回给朋友搬了九个来回,简直累惨了。对于一个初次相见的陌生人的抱怨我似乎并没有多大兴趣,头倚着车窗有意无意地回一句,干嘛不找个搬家公司,折腾你们。司机哥们突然像是被我点了主题,吃了士力架般两眼冒光义正言辞地跟我说,兄弟不就是用来麻烦的吗?我擦,我顿时被他怼得不高尚了。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我还是很赞成顺风车小哥的话的,朋友和朋友之间也许并不能建立在任何利益和得失的基础之上,倘若因为你今天请他吃火锅,明天他请你吃了盒饭而不能成为朋友,那根本就不是什么真正的朋友(当然这句话并不是说,朋友之间完全就不计较利益了)。来回九趟的搬家其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家具的托运,而是你有事情需要求助能第一时间找得到人,且那个人也会第一时间不计回报地出手帮忙,无论是一次还是反反复复地十次。
当然,我要再次强调,我说的“朋友间不计回报”并不是双向的理解,“朋友”这个建立在彼此信任之上的概念并不能因为其“利益”的模糊化而道德绑架单方面的一味索取。个人以为,“我给你的不用你还回来”这句话只能赠与者说,而受助人依然要报以“投桃报李”的感恩心态。这并不是什么矛盾的悖论,而是人性该有的本真和相互真诚以待的前提与基础。
一路上,小哥似乎闲聊上头,嗨聊到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我听了一路他跟朋友们的故事,到我下车的那一刹那我才顿悟,原来我这是被秀了一脸的“友爱”,原来,好朋友这事儿也是可以毫无保留地拿来秀的。
他说,遗憾的是哥几个都没女朋友,想逛街买个衣服都没人陪。
他说,不过还好的是,幸好哥几个都没有女朋友,可以相互陪着去逛街。
我说,在没有女人之前找个好男人太特么重要了。
今天早上,从前一起共事的好朋友给我发微信说结婚要让我帮忙做伴郎,我说,好,哥们把最后一个留给你(之前做过一次伴郎,事不过三,哥们也是不想独处一生的)。
其实,从学校进入社会就很难再有什么真正掏心掏肺替对方着想的朋友了,我这么说可能会有很多人反驳,试想,如果你现在缺钱等着救命随便跟同事伸手借个一万两万,别说对方没有,就是真有又会有几个人借你。如果有,我只能说恭喜你,请珍惜!
当我听说哥们要结婚的时候我是真的发自内心地替他高兴,并没有红色炸弹袭来抓心挠肝地想着要在红包里包200还是包500的烦恼,是真的高兴,那种感觉你懂么,也许经得住红包考验的朋友才是真朋友吧。那些年住在集体宿舍里拍蟑螂的最艰苦的那段时间里每天诉苦谈天的啤酒没有白喝,走了肾也走了心。
其实,也并不是说有了老婆还孩子就不需要朋友了,但是却不得不否认在单身的时候更需要身边有个一起玩得很好的朋友,没事出去吃吃饭,聊聊天,晒晒发霉的心情。
2017年年初上映的《情圣》,收到了很好的票房,可以说是元旦档的一匹黑马,电影讲的是一帮朋友帮助男主想方设法追寻心跳的故事,虽然上映初期就有很多影评人批判其三观不正但是刨去见仁见智的价值观问题,不得不说,肖央饰演的肖瀚是幸运的,当他因好友离世开始唏嘘人生苦短并且情场不如意时,他有一帮兄弟为其出谋划策,陪伴身边。很难想象如果肖瀚在心态扭转的当下一直单打独斗会是怎样的一种场景,我想大抵不会是一场喜剧。
所以很庆幸在一个人面对周遭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没有跑偏,无论如何身边还是有很多陪伴或者不陪伴但都会及时出现在身边的同性朋友。“孤单”本来是个单数,当其变成复数时,便是另一个人对你的低落感同身受,幸福油然而生。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在于生活本身是否无法面对,而是你用如何的方式去面对。当你一直活在一个走不出的怪圈中,或者突然日子急转直下无所适从,我想在没有另一半的情况下有个好的同性朋友很重要,我是说 好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