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滴滴刚刚成立投入市场的时候,我身边凡是有车又稍微有点闲的人,几乎都无一例外的投身进入了滴滴的司机队伍。
上班时拉个顺丰车,下班时再拉个几顺风车,这一天外跑的油费就能挣回个七七八八。
而我身边的无车一族呢?则因为滴滴打车的便捷与其低于市场价格一倍的各种优势,纷纷加入了乘客的行列,甚至就连上个厕所都会进入软件预约个滴滴快车。
后来为了鼓励大家多使用滴滴打车,滴滴公司又推出了补贴策略。
当乘客使用滴滴打车分享给自己的朋友时,可以获得相应的车费红包;当乘客选择在节假日里出行使用滴滴打车时,也可以获得出行使用的车费红包。
同样,当司机使用滴滴打车送达乘客后到达目的地后,可以获得滴滴公司的内部补贴;当司机在偏远地区、特殊节日与气候时,使用滴滴打车将乘客送达目的地后,也可以获得滴滴内部的相应补贴。
这种不管横竖看,里外都在亏损的做法到底用意何在?
说真的,在学习经济学之前,我是怎么也想不明白的。当时只知道是滴滴背后的财团在不断投资,才足以使滴滴公司一路支撑了下来。
不过,当我明白了供销与市场的基本关系后,滴滴当时的这种看似疯狂的做法的用意,我才渐渐看明白了一些。
在分析这一做法用意之前,要先清楚什么是供需定理?
这个并不难理解,几乎是我们在初中课本里就提到过的。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跌。
当供小于求时,价格上涨。
拿北京来说,滴滴没进入市场之间,北京的出租车行业几乎处于垄断状态。除了几大出租车行业就是打击不尽的黑出租、黑摩的产业。
即便如此,在北京,依然存在打车难,乘客拒载等诸多情况。
滴滴看到了契机与市场,想进来分一杯羹。
可是,原有的垄断市场趋于稳定,如果按其他出租车的模式直接进入肯定不可取。
于是,滴滴决定和那些竞争对手们打一场老掉牙的价格战。
此时,滴滴做为一个新企业,在市场上还并不被很多人知道,我们就可以理解为,此时它的供给是大于市场需求的。
前面我已经说过,当供小于求时,价格下降。
面对价格敏感的客户市场,滴滴首先把打车的起步价格调整得比正规出租车要低,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吸引一部分人的目光。
但滴滴意识到,只是这么做没有足够的竞争力。所以,它又通过向乘客发红包鼓励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乘客用滴滴去打车,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为滴滴日后的垄断市场,与价格上调做准备。
事实证明,滴滴的这一战略是很成功。它搞得整个行业风生水起,差一点就淘汰了我们现行的出租汽车行业。
实现行业垄断到底有多重要?
在经济成本论中,有一个概念,大意是说:产品的价格是由产品的成本决定的。
也就是说,一个产品最终卖多少钱,是由它的成本说了算。
但在垄断行业中,则非必然。
如果,没有国家调控管理价格,理论上来说,当行业达成垄断后,商品最终卖多少钱,是垄断行业自己说了算。
还来说滴滴,如果,没有政策的干预,任滴滴自由发展,那么滴滴的模式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占有出租车市场,对整个出租行业进行洗牌,甚至实现某种意义上的垄断,而这个时候市场将出现供小于求,滴滴就会撤销大量的补贴政策,将价格慢慢上调,从而获取巨大利益。
连续听了几天商学,我发现其实学习商学,并不会给我们这些事情的终极答案。因为这些事情的最终答案,只有上帝才知道。
但是学习和认识经济学可以让我们理性的认清很多让我们为之迷惘而犹豫不决的事,从而让我们理性的对我们的过去与未来做出相对合理的价值判断。
以上文章是我在每天早上听完实用商学课后,用自己的理解总结出来的关于经济学里的基本小知识点。
如果能帮助到你,真是万分荣幸。
未经允许,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