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召开,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营造潜心钻研的良好环境,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作为基层人才工作者,要深刻领悟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以“会议有部署、基层有落实”的觉悟,以“说了就要干、定了就要办”的行动,探索人才发展“新视野”,绘好人才发展“新蓝图”。
以“缺什么”的战略导向,构筑聚才育才体系。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拥有符合地区发展的人才队伍是推动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基层人才工作者要围绕“缺什么样的人才,就引什么的人才,育什么样的人才”的战略目标,着力构建起符合地区长远发展的人才体系。要聚焦产业聚才育才。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最密切、影响最深远,引进和培育符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队伍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最直观、最有力的体现,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攀亲结缘”,畅通人才引育和交流渠道,让高校资源“下得来”,基层难题“解得掉”,形成人才与基层良性互动,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最生动的表现。要聚焦民生聚才育才。围绕民生所需制定特色引才政策、打造专项育才活动、构筑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服务品牌,让更多专业型、技术型人才直接服务于群众的教育、医疗所需,提升基层民生服务水平和专业能力,让更多基层群众享受人才带来的价值和红利,这是人才工作者的最根本的追求和目标。要聚焦未来聚才育才。“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引才聚才育才不仅要着眼于当下,更要看长远、看未来,要围绕重大科研项目、重点科研领域,尤其是“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提前谋划布局,储备面向未来发展的高层次技能人才,以“秋霜未落,仓廪已盈”的紧迫感抢占先机,实现弯道超车。
以“要什么”的目标导向,厚植人才发展根基。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人才厚植成长成才所需环境,是实现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的关键所在。各基层人才工作者要聚焦人才“要什么的环境,就创造什么样的发展氛围”目标,为人才厚植发展沃土。要建强科研平台。打造完善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人才“尽其才”“展其能”,政府层面要拿出真金白银,围绕人才发展领域,带头建设一批科研中心,企业要配套资金将研发中心建设作为提升产值、提高效率的有力措施。要完善科研奖惩机制,以绩效鼓励人才通过科研平台出更多成果,让更多科研产物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要深化职称评定。持续围绕“帽子热”“四唯”等现象大力开展改革,将企业评价、同行评价和成果产出作为人才职称评定重要因素,要聚焦不同领域精准画像,制定专项人才评价标准。同时综合运用“揭榜挂帅”“赛马机制”,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要强化政治引领。以包容的态度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让更多人才成为“两代表一委员”积极参政议政,结合领域发展建言献策。大力鼓励支持人才“上讲台”“进屏幕”,完善领导干部包联服务人才机制,以海纳百川的胸襟让更多人才“畅所欲言”,实现“百家争鸣”。
以“帮什么”的协作导向,激活人才创新活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人才“留身更留心”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发挥各部门优势和职责,各基层人才工作者要围绕“人才需要什么,我们解决什么”的定位,想人才之所想,帮人才之所帮,为人才答疑解难,让人才有更多归属感服务于地区发展。要持续释放政策活力。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构建住房保障、子女入学、教育医疗、技能提升等为一体的服务保障体系,创新开展联谊交友、交流沙龙等品牌活动,打造专属人才服务专员队伍,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用心科研、安心工作。要持续畅通人才交流渠道。选优高层次人才到政府部门挂职锻炼、选强高技能人才到村镇兼职任职、选派不同领域专业人才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周末工程师”,畅通政府、企业、村镇与人才的交流渠道,不同岗位造就更多“全才”“专才”。要持续为人才减负松绑。优化人才办事流程,打造高层次人才专属通道,构建人才包联服务机制,建立技能人才难题联席协办会议制度,让人才提出的难题及时得到有效破解,以高效率的办事水平为人才服务高质量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